亞太中心為中亞地區舉辦第三期非遺師資培訓班
![]() |
烏茲別克斯坦文化部副部長莫拉?阿基洛娃女士致開幕辭 |
2019年4月8日至12日,亞太中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共同舉辦了“第三期中亞師資(俄語)培訓班”。培訓組織工作得到教科文組織阿拉木圖辦事處及塔什干辦事處的大力協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非遺處代表喬凡尼·塞皮、烏茲別克斯坦文化部副部長卡莫拉·阿基洛娃等出席了開班式并致辭。
本期培訓是中心繼2017年和2018年分別在吉爾吉斯坦比什凱克和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辦兩期中亞師資培訓班基礎上,為該地區舉辦的第三期非遺師資(俄語)培訓,也是教科文組織總部2019年計劃在亞太地區開展的唯一一期師資培訓。培訓旨在有針對性地為通用俄語的中亞地區培養非遺師資力量,進而提升整個地區的非遺保護能力。
![]() |
培訓師塔瑪拉和艾扎金授課 |
17名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4國的非遺領域專家和學者參加了培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培訓師塔瑪拉·妮科力克·德里克和中亞非遺專家艾扎金·科卓貝科娃參與授課。
培訓期間,學員們圍繞非遺政策制定,結合過度商業化、缺乏青年參與、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等威脅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因素,討論了培訓師在非遺保護中可以扮演的角色,特別是培訓師如何結合《公約》推動本國及本地區非遺保護政策制定。學員們還圍繞非遺與性別、倫理、國際援助和申報等四個主題,結合教科文組織已開發的培訓教材及中亞地區非遺保護的實例,模擬了備課和授課過程,進一步理解了培訓師授課中應把握的要點與技巧。教科文組織總部代表喬凡尼介紹了涉及《公約》的新變化以及教科文組織正在中亞地區開展的非遺能力建設項目。培訓師塔瑪拉分享了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期間“關于全球培訓師網絡建設”的邊會情況。此外,學員還實地考察了烏茲別克斯坦傳統陶器制作技藝,并結合這一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實例,探討了過度商業化的背景下非遺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特別是非遺與可持續旅游等跨領域內容。
![]() |
培訓師塔瑪拉指導學員 |
在組織籌備過程中,中心首次啟用線上報名系統,創建了參訓人員數據庫,以發揮大數據對培訓前期籌備和后續評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