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創業板的大小非解禁問題僅僅是市場擔憂的一部分因素,大環境的壓力依然存在。盡管管理層屢次喊話,并停止大型融資,但股市的反應并不強烈。基金經理認為,主要是因為國內、國外政策面上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今年是換屆年,此前市場對于經濟政策走向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慮。而美國選戰也直接影響股市表現,因此,短期內只能觀望。”有基金經理概括,擔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經濟刺激政策一再落空,未來政策方向不明;近期經濟指標下滑超出預期,企業盈利預測一再向下修正;釣魚島問題引發市場對地緣政治的擔心。這些大環境的因素可能直至今年年底,都難言塵埃落定。
大成基金認為,上一輪市場反彈很快夭折,大市又回到前期低位,表明市場信心嚴重不足。另外,經濟基本面表現出旺季不旺的情況,意味著短期內股票市場不可能出現趨勢性反轉。
海富通基金預期,未來經濟增速的企穩將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低基數而非經濟自身動力,故難以激起比較有力且具備基本面支持的反彈。除非政策切實轉向增長,否則經濟還將維持弱勢。
但并非每家基金公司都如此悲觀,東方基金就較為樂觀地表示,四季度市場也許還會繼續探底,但空間已經非常有限,具備建倉的價值。隨著四季度企業盈利的企穩,政策性利好的出現,以及新的投資熱點的出現,A股市場可能會有反彈表現。
非周期股PK周期股
在四季度的股票配置上,相當部分基金公司選擇了保守操作,非周期的大消費類股成為不少基金的共同選擇。事實上,三季度取得正收益的偏股型基金僅有10只,其中很大部分來自對消費類特別是醫藥類股的超配,盡管三季度末資源類股異軍突起,但超配消費股仍然給一些基金帶來避風港效應。有基金經理認為,之前資源類股的上漲主要是因為QE3推出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四季度QE3的效應已經減弱,投資重新回歸基本面,消費類股的吸引力也重新顯現。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則比較了上中下游行業的優劣,從產業鏈及各配置體系進行分析,他認為周期性的中游行業再一次腹背受敵,下行壓力十分顯著;上游行業中,有色金屬,主要是黃金板塊較強。但他也認為,下游消費壓力較大,必選消費更是如此。多數行業表現出現金流同比惡化的情況,融資壓力加大,中下游行業資本支出意愿下降,上游資本支出繼續上升,對去產能而言,上游不利,過程可能會拖長。
對比上中下游,盡管形勢均不容樂觀,但一些基金認為,相對而言,一些下游非周期行業還有較為明確的增長,因此配置時會有所偏重。
如海富通基金建議,除了重點關注業績較為確定的成長股領域,同時看好和結構調整相關的諸如城鎮化受益、消費服務、節能環保、提高人民醫療生活水平的相關板塊。
主張抄底的星石表示對兩類個股較為關注:一類是估值相對低位、跌無可跌的股票。這類股票近階段就可以慢慢買;另一類是高估值股票回調中的投資機會,如電子類、消費類、醫藥類中基本面好的股票。
王歡則表示,四季度一些價格較低、企業訂單恢復的周期股或許被看好,但是對時點節奏上的要求較高,而鑒于“轉型”已從學術界的討論轉向施政取向,朱雀仍然看好醫藥、消費、電子、傳媒等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金公司表現出對地產、金融等板塊的興趣,如大成基金長期看好證券、保險這兩個受到金融體制改革利好的行業,以及抗風險能力較強的龍頭地產公司,認為可保持對資源類行業的戰略性配置。另外,預期基建投資相關的個股表現將相對活躍。記者 江沂 曹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