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寺坐落在什邡市北面,是一座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剎。
馬祖羅漢寺坐落在什邡市北面,是一座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剎。寺院住持叫素全,是一位遠近聞名的年輕法師。2008年從5月12日地震發生到8月7日,這兩個多月的非常日子里,羅漢寺內的臨時保健院共出生了108個地震嬰兒。每個嬰兒的背后,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記者 黃一鳴)
羅漢寺綻開生命之花
羅漢寺因其結構低矮,空間開闊,在附近的兒童醫院受到余震威脅后,被改造成了應急產科病房。不僅如此,寺廟還收容了1500個難民。羅漢寺的素全法師說,他并不希望地震后出生在寺廟里的108個孩子特意登門致謝,他們好好學習,幫助他人就算對自己的回報。
傳統的僧人并不贊成剖腹產和吃葷食,素全法師起初對此也猶豫不決,因為在寺廟見血有違教義,但最終還是決定伸出援手。
僧人們將床和桌子騰出來供孕婦生產,并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婦女們。許多母親后來給孩子起名為“震生”,意思是在地震中出生。
一些母親認為在寺廟中產子也是一種精神的涅槃。在羅漢寺產子的龍莎莎十分感謝素全法師,不僅因為托他的福,寶寶順利降生,同時也因為這段經歷給予她新的憧憬。“佛祖早已注定我在寺廟中產子并與他同行。”29歲的龍莎莎說。她現在為108名兒童基金會工作,該基金會向罹患緊張性神經癥的兒童捐款。
劉娟說震后五天在寺中產下女兒之后,她不再“自私自利”,而變得慷慨仁慈了。“看到女兒的第一眼我就哭了,”她回憶道,“她使我對人生有了嶄新的認識。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震后)寺廟外尸體橫陳,女兒的降生給予了我無限希望。”劉娟后來加入了慈善組織并向貧困家庭捐贈了衣物。
素全法師希望用自己的行動激發出人們無私忘我的精神。他64歲的弟子朱麗麗說:“素全教會我們超越一己之私,為全世界的和平和繁榮而祈禱。”
經歷了這一切的素全自身也有所改變。“我出家已22年,也讀了不少經文,”他說道,“地震比文字更能幫助我了解這個世界。災難對包括僧人在內的每個人都是一次考驗。”
他將災難類比為蓮花——一種中國佛教的象征物。“蓮花自泥土而生,正如我們從災難中重獲新生,”他說道,“逝去的已然逝去。我們必須著眼于未來。”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行善,他認為:“做過的善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將要去做的善事。”
素全法師曾打消了一名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14歲男孩兒自殺的念頭,在他的鼓勵下,男孩兒成為了一名殘奧會運動員。素全法師也曾將一名地震中去世的12歲男孩兒的禮物——一個籃球賣給了NBA,并將籌集到的80,000元以及寺廟捐贈的20,000元為震區的學校購置了體育用品。
雖然這個43歲的僧人不希望孩子們對他個人尊崇敬重,但他對孩子們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這些孩子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歡樂和希望,”素全法師說,“我從心底里感激他們。”(By Erik Nilsson)黃志凌對此文有貢獻。
實習編輯: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