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為先凝聚民心
重民生才能聚民心?!叭罕姷谝弧⒚裆鷥炏?、基層重要”是自治區黨委提出的執政理念,也是推進援疆項目的重要抓手。
自治區援疆辦主任、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春林說,三年多來,各援疆省市不約而同地把援助資金重點投向民生領域,其中大部分是安居富民、定居興牧、棚戶區危舊房改造以及學校、醫院等民生工程,大大提升了新疆各族群眾的幸福指數。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19個援疆省市結合自治區連續三年開展的“民生建設年”活動,共安排民生建設項目1994個,安排援助資金267億元,占援助資金總量的74.6%;將95%以上的援疆資金安排使用到縣(市)及以下的基層,累計新建改建安居富民房82.88萬套、定居興牧房4.1萬套,使近400萬農牧民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去年10月,記者到尼勒克縣重點援疆項目——蘇布臺鄉尤喀克買里村定居興牧工程示范點采訪時,看到剛剛搬入新居的牧民很是興奮,他們圍著新房子轉了一圈又一圈。在牧民別克·道列提巴克家院子里,十多只小羊或站或臥,嘴里嚼著草料,悠閑自得。
“前有院,后有圈,中間有宮殿”,羊從散放到暖圈里飼養,從過去低矮破舊的土泥房到如今寬敞明亮的大院套,別克·道列提巴克似乎有一種跨越時空般的幸福:“我家住的新房太漂亮了!”
全家5口人的貧困戶馬木提·牙生今年60歲了,他說:“走幾百米就有醫務室,我高血壓的事情再也不用害怕了?!?/p>
今年3月份,記者到拜城縣采訪,看著門前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安居富民房,剛剛搬進新房的拜城縣賽里木鎮農民爾肯江不停地表達著驚喜和謝意:“從來沒想到我會住進這么好的房子!”
拜城縣建設局領導指著民生建設規劃圖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等到你們明年再來時,必將看到一個嶄新的拜城縣。”
和別克·道列提巴克一樣住進漂亮新房,享受便捷生活的農牧民,遍布全疆各地。他們告訴記者,他們的保障性住房有了國家、自治區資金和援疆資金的補貼后,一平方米只要幾百元錢就能住上了。
“我喜歡熱鬧,在這里可以與老戰友、老同事唱唱跳跳,生活有意思多了?!北鴪F第四師的退休職工李甲錄說,對工作一輩子的兵團,大家都很有感情,過去因為沒條件,只好回老家養老。老軍墾老了,小軍墾跑了的現象很讓團場頭疼,在江蘇省鎮江市的援助下,兵團第四師建起了五層樓高的老年福利中心。中心有5600多平方米,建有健身房、閱覽室、棋牌室、醫務室等,餐廳可供130人同時就餐。入住老人平均年齡82歲,最年長者92歲,基本可以做到“小病不出門、大病送醫院”,平時不用子女操心。
北京市實施一批小投資、大實事項目,如“讓愛更甜美——免費婚檢”、“健康和田人——免費婦女兩癌篩查、困難家庭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治愈手術”、“打開心靈之窗,點亮心靈世界——白內障復明工程”等,直接受益群眾12萬人,其中,380人重見光明,20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重獲健康,已選派147名優秀援疆醫生來到和田傳幫帶,已累計門診2.7萬例次,手術近5000例次。
天津市在全國獨創性地提出了“一人一畝果,一戶一棚菜,一戶一人就業”的援疆目標。三年來,引進各類先進技術,在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累計開發果園3萬畝,建設蔬菜溫室大棚1320座,拱棚3000座。依靠特色產業、科技農業、高效設施農業和庭院經濟,帶動三個縣近8萬人靈活就業。特別是以“發展地毯編織,促進婦女就業”為主題,實施了援助萬副地毯織架項目,使近5萬名當地群眾實現靈活就業。新建及改建普通高中及中職學校,擴大招生能力,使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高中階段入學率由31%提高到82%。
河北省援建項目突出民生改善這個重點,高度重視項目建設質量,在2012年6月30日新疆6.6級地震的考驗中,沒有出現任何質量安全問題。連續三年拿出額外財力、物力、人力,為巴州和第二師辦理了三批“10件實事”,深受當地干部群眾的好評。
黑龍江省注重探索持續改善民生的新路子,在規劃外實施定居興牧整鄉推進示范工程。安徽省在皮山縣建成杜瓦河流域聯合水廠,解決了農村1萬多人安全飲水問題。
……張春林說,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各對口援疆省市把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擺在援建工作首位,超前謀劃,科學組織,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狠抓項目的跟蹤管理與質量監督,確保把援疆項目建成人民滿意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