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了很多手抄本,沒事就拿出來多看多練
在去年的高考中,馮寒野考了640多分。這個成績,也算相當優秀了,但是馮寒野猶豫了很久,還是選擇了復讀,“因為我覺得沒有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出來。”
今年的高考成績,馮寒野的語文是118分,數學145分,英語145分,理綜285分,其中數學和英語都是只差5分達到滿分。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有什么訣竅嗎
“沒有什么訣竅,都是平時積累、注意細節的結果。”馮寒野說。在每一科的學習中,他都準備了很多摘抄本。例如英語,就是記錄很多單詞和語法題,而數學,就是摘抄很多壓軸大題,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多看多練。
“只要注意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心態放輕松,一切就OK了。”馮寒野最后介紹出來的學習經驗就是這樣的。
住寢室、吃食堂,他是一個很獨立的孩子
即便是在復讀的這一年,即將年滿20歲的馮寒野,也沒有享受過任何的特殊待遇。住寢室、吃食堂,甚至在今年3月,還作為隊長帶領全班拿下了南開中學高三排球聯賽的冠軍。“很多高三的學生家長,都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創造好的條件,租房啊、陪讀啊什么的。但是這個孩子很獨立。大家都看到了,就是這樣輕松上陣,也能考出好成績。”佘宗平說。
佘宗平的話外之音,可能是對現在許多高三學生和父母對高考“如臨大敵”的擔憂。能教到馮寒野這樣品學兼優、性格開朗、凡事有自己主見的學生,也讓他感到很欣慰。“沉著冷靜、不跟風、愛鍛煉、人品好……”,他一股腦把這些形容詞都用到了自己的愛徒身上,“在前幾天,我們學校還在討論他預備黨員轉正的問題。”
在取得重慶高考理科的第一名之后,馮寒野會選擇什么大學,讀什么專業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面對這些問題,馮寒野淡定地表示還在考慮之中,“其實我的興趣很廣泛,像經濟、法律、哲學、數學這些專業,都在我的考慮范圍中,至于讀什么學校,我也還要好好地想一下。我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學有所成,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本報記者鄭昆 實習生 黃琪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