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果問每個人的睡前習慣是什么?也許會有各種不同答案。長春的孫有強、于世英夫婦卻非常一致,兩人必做的是走到距離臥室最近的客廳墻壁,這里有一個約一米寬,兩米高的玻璃柜,按開一旁小燈開關,他們帶上花鏡,站在那里欣賞放置在里面一排排的寶貝。泰山、沙丘、絲綢之路、考拉、海豚、劉翔、林則徐……深挖細挑收藏的幾千塊象形瑪瑙,擺在那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問每個人的睡前習慣是什么?也許會有各種不同答案。長春的孫有強、于世英夫婦卻非常一致,兩人必做的是走到距離臥室最近的客廳墻壁,這里有一個約一米寬,兩米高的玻璃柜,按開一旁小燈開關,他們帶上花鏡,站在那里欣賞放置在里面一排排的寶貝。泰山、沙丘、絲綢之路、考拉、海豚、劉翔、林則徐……深挖細挑收藏的幾千塊象形瑪瑙,擺在那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家中每個角落都有瑪瑙的存在
9日上午,新文化記者來到孫有強家中,除了客廳,只見陽臺上、茶幾上,壁柜底下,甚至衛生間到處都是各種風格,形狀的瑪瑙,數量多到看起來眼花繚亂。
在桌面上的臺歷上,記錄了他淘到的各種象形之物,被他分為三大類,有人物、動物、風景,從帝王將相到世界名人,從熊貓到貴婦犬,從劉翔到濟公,一塊塊看似普通的石頭,在他和妻子眼里,都賦予了全新的藝術價值。
“最開始,都是瞎淘各種小物件,隨著越來越深入愛上,覺得這些沒意思了,必須是這種象形之物才過癮……”孫有強說,家里現在至少3000塊大小不一的瑪瑙,色彩斑斕,五顏六色,茶幾上擺放的小碟里,擺著十多個外表圓滑的橢圓形瑪瑙,晶瑩又美觀,這都是他精心制作的。
總之,在他家約100平方米的房間里,基本上視線可見的地方,都能看到瑪瑙,如今象形之物讓他們著迷。
“這個料子好,看看多通透……”孫有強是汽車廠的退休工人,雖然已經69歲,但精神矍鑠,迷上瑪瑙是他退休后,至今已經8年多了,一遍遍撫摸著頸部戴著的小掛件,一臉驕傲。
淘到好東西,都興奮一個月
“我這些也算是漂洋過海到手的,從馬達加斯加運到阜新,我大部分是去那里淘的……”雖然年紀在這,但是收藏瑪瑙讓他變得年輕,每兩三個月都能保證去淘一次寶貝。不管是在大熱天,街面被曬得發燙,還是在寒冬冰天雪地,
為了收集更多的寶貝,孫有強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是到阜新去搜集寶貝,“最開始圖便宜,現在懂了……”隨著眼界的提高,根本無法滿足收藏需求,慢慢地,他開始主動聯系愛好者們,留意報紙或雜志上的報道,想盡辦法與他們取得聯系,從他們手中購買或交換。最后,通過相互交換,為他的象形系列增色了不少。
“收藏這東西上癮,會吸引人不斷收藏下去。”老伴于世英手機里拍攝了不少瑪瑙的照片, “開始我不支持他,也舍不得錢,陪他去瑪瑙市場回來后也迷上了!”于世英說,一次遼寧阜新瑪瑙文化節,正好閑著沒事,兩人就一起去了,面對琳瑯滿目的瑪瑙,眼都花了,一次就買了3000多塊錢的,不過總這樣,經濟上承受不起,他們經常上網關注各類信息,偶爾去古玩城淘貨,中間會轉手再換另一批,漸漸就能周轉了。
“品相好、有特點,一擺那就心動了,淘到好東西,不止幸福三兩天,有時會幸福一個月……”一碰上好瑪瑙,孫有強就“挪不開腳、移不開眼”
不斷揣摩的形象、意境的過程中充滿樂趣
“別人家普通的手電筒,在我家是須臾不能離身。”孫有強拿出茶幾上的手電筒,在隨意拿出一塊瑪瑙,通過強光照射,你會發現手中貌似普通的石頭突然變了樣兒,瑪瑙呈現出惟妙惟肖的奇花異草,它們妙趣天成,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是一種別具特色的觀賞石。
最重要的是,每塊瑪瑙兩人都可以揣摩好久,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不同形象、意境。在不斷揣摩的過程中最后找到最佳的形象,這個過程對他們來說充滿了樂趣。“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不會有贗品,也來不得半點做作……”現在他最喜歡是2013年在朋友那里花6000元買來的一個形似貴婦犬,還有一個是形似恐龍,至今不知已經升值多少倍,被他一直珍藏著。
“好的一種象形就比較難得,需要萬里挑一,有幾種象形的更是非常稀有,可遇不可求。” 隨著孫有強夫婦收集的瑪瑙越來越多,客廳內已經增加了3個總長近5米的玻璃展柜,儼然一個免費的小型博物館,很多人已經向他們請教了,每年光送出去的親戚朋友就有百十來塊,現在孫有強夫婦,附近的鄰居隔幾天就會來看看,是不是又有啥新貨了。在他們的影響下,小區內已經有10多戶居民都開始收藏瑪瑙,兩個女兒也從不理解到喜歡,就連兩歲的外孫都會拿著手電筒照著一塊瑪瑙,奶聲奶氣地說:“品相不錯。”
“珍貴的都得藏起來,過幾天打算買一個保險柜,這樣才放心……”他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