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民工利益,最高法22日發布《關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新9條”),打擊欠薪良法落地,能否有效遏制欠薪發生、能否讓民工討薪不再難,一切還待觀察。
層層分包欠薪難止
建筑業農民工是被欠薪最主要的群體,這和建筑業的分包、轉包有極大關系。去年,中建二局將江寧上坊保障房木門安裝承包給南京天馳自動門公司童經理,童又將工程分包給小包工頭嚴找。河南人李洋和十幾個工友就跟著老鄉嚴找干活,被嚴拖欠40多萬元。“中建二局會計說,工資早給了。錢卡在童經理手上,人沒影了。”
記者與一些包工頭聊拖欠工資的事,他們很無奈地表示,建筑領域層層轉包,有一層卡扣,就會造成拖欠工資。在建筑行業干了20多年的李師傅說,工人工資占到工程造價的30%左右。“一般城市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僅占總造價的1%到5%,南京特級資質企業只要繳工資保障金100萬元,其他企業更低,這與實際要付的工資不成比例。現在施工方都是先墊資,工程不結束他們也沒錢,怎么可能不拖欠?”
南京有關部門表示,一個建筑工程十幾家公司層層承包,導致欠薪高發,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禁止分包、轉包,但要總承包企業什么都能干,眼前難度還不小。
“清欠辦”也有無奈時
建筑領域欠薪規模仍在增長。在無錫,法律援助機構全年辦理農民工討薪案件2110件,比上年增長1.2倍;南京去年受理建筑領域投訴1839起,總金額13億元左右,其中工資投訴1747起,3.5萬農民工被拖欠7億元工資。這些數據均比上年有所上升。南京市清欠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投訴基本得到妥善處理。
農民工工資年年被拖欠,以至于本來只打算設立3年的“清欠辦”至今不能撤。“清欠辦”因手頭沒有執法權,加之缺乏相關部門協同,往往調解多過強制執行,有時打擊欠薪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