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文學家格雷戈里·勞克林22日對媒體說,如果新的行 星定義決議草案被國際天文學大會通過,將有更多的天體成為行星,月亮在億萬年后也可能從衛星升格為行星。
勞克林說,根據新的行星定義,圍繞恒星旋轉的球形天體只要達到一定體積和質量都有可能成為行星。對于一顆行星和它的衛星,只要兩者的共同質心有朝一日從行星內部轉移到外部空間,那么這顆衛星就成為了行星。受月亮和地球之間潮汐力的影響,目前仍是地球衛星的月亮正以每年約3.75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理論上說,如果地球和月亮還能繼續存在幾十億年,它們的共同質心將會從地球內部轉移到地球之外,到那時,月亮就可能成為行星了。
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14日在布拉格開幕。大會定于24日就新的行星定義決議草案進行討論和表決。根據該草案,目前太陽系有12顆行星,新增的三顆分別是谷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 UB313的天體。
來源:
國際在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