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西班牙《萬象》月刊在9月號一期發表文章,介紹一種可以穿在身上的電腦,摘要如下。
未來消費領域中應用于服裝設計上的GPS和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等高科技,也許將讓T
型臺上的模特看上去越來越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的特工,而不是設計師們手中的衣服架子。“時尚與技術界的快速融合將讓設計師更多地依賴于思科系統,而不是夏奈爾。”《福布斯》雜志在其有關未來時尚發展的特刊中這樣指出。事實也的確如此。裝有MP3音樂播放器的襯衫、可以遠程遙控的滑雪手套以及配有發光二極管裝置,每天僅需通過發送短信就可更換顯示信息的襯衫,所有這些均被稱為“智能服裝”,它們中有些產品已經上市銷售。
未來幾年將成為引領時尚消費的技術都出自曾研制出可穿在身上的電腦的實驗室,它們都受到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各個致力于消費技術開發和紡織工業企業的研發部門的資助。此外,在此領域涌現出的新專家每年都會在Siggraph大會上展示自己的最佳產品。
今年由這個計算機圖形圖像專業組織Siggraph在波士頓舉辦的年度會議及其“時尚秀”變成了全世界最棒的展覽櫥窗。比如一種叫“電子包”的手袋,當裝在里面的手機響時,包的外面就會發光,或者在人們找鑰匙時,包的里面也會發光。如果說有哪種技術是時尚的,那它也必定是具備“實用”這一功能的。
國際數據公司指出,到2008年市場上將有139萬件智能服裝產品。這種產品的出現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美化生活,而是要達到某種用途。
被稱為“親密伴侶的暴力”(IPV)的服裝專門為遭受家庭暴力的人而設計。通過安裝的壓力傳感器可以衡量外部碰觸的強度,并把信息傳送給相關的反家庭暴力機構。“不接觸”是另一種類似服裝,當有人侵害穿著者時,服裝就會自動放電。
嵌在衣服里的傳感器也可以用于其他方面,如具備監測外部環境功能的服裝。“MyHeart”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款。這是一項由飛利浦和諾基亞公司參與研發的項目。通過這種裝置可以監測心臟狀態,防止心血管問題等。傳感器被安裝在襯衫或者女士內衣里,實時地把各種生命數據傳送到服務中心。
此外,也可以把這些傳感器與PDA、移動電話或電腦相連,以便當身體出現膽固醇升高或心率變化時發出警報。類似智能服裝還有美國健康信息與監測公司研發的“救生襯衫”。這種產品已投放市場,而且受到了從事危險職業人群的歡迎,如消防隊員,因為“救生襯衫”能通知這些身處險境的人自己的身體極限狀況。
另有一家芬蘭企業已經開發出適合兒童穿著的智能服裝。這種服裝里安裝有溫度計,可以讓家長隨時掌握孩子的體溫。
除了傳感器外,新型紡織材料的應用也讓未來服裝具備了超級功能。從表面看去,Kukkia就如同裝飾在外套領子處的一朵絹花,但它的奧妙在于當用手觸摸時,花瓣便會自動合攏,手拿開時花瓣又會自然張開。秘密就在于縫制這種花的線是鎳鈦合金線,這種材質對熱效應有一種記憶功能。
類似功能的服裝還有由意大利一家企業設計的名為“吻我”的新婚禮服,銀和銅是禮服上刺繡裝飾的主要材料。當新郎與新娘接吻時,就會啟動電子裝置,禮服的背后就會顯示出傳遞“愛的信息”的字樣。
總之,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不必再為洗衣服或熨衣服而擔心了,更不必擔心服裝的顏色和款式設計。此外,當衣服出現破損時,除了需要拿到專業的修補商店外,可能還需要送到專門的技術中心做技術修復。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