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絕對是美味!”德國宇航員托馬斯·瑞特一邊吃著由法國著名廚師阿蘭·迪卡塞設計的新型航空食品:鵪鶉、旗魚和鴨子,一邊由衷地贊嘆。作為解決宇航員營養不均衡問題的一種努力,歐洲航天局委托迪卡塞研制新的航天食品,包括適合未來進行火星旅行時的食品。
據報道,新的食品是今年10月用一艘無人駕駛俄羅斯太空船運到國際空間站的。上周,宇航員們終于嘗到了由法國名廚們設計的新菜譜:馬德拉紅酒鵪鶉,橙汁胡蘿卜和杏干布丁。
目前,阿蘭·迪卡塞設在法國西南部的烹飪學校正在擔當研制新航天食品的任務。他們得到的指令是,食物一定要是“杰出的”法國菜,可以在空間站的爐子里加熱。另外,食物還要滿足兩個要求:其一,里面決不能有任何細菌,因為但凡細菌到了太空,就會急劇地繁殖、復制和變異;其二,食物里要盡量地少湯少汁,以防里面的液體變成在空間站里最麻煩的水球。
因為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在火星上種植萵苣、洋蔥、螺旋藻、西紅柿、土豆、大豆、小麥和甜菜,所以歐洲航天局特別要求迪卡塞大廚利用這幾樣食物做為太空站新食譜的原料。而大廚的創意里,果真就有一道用西紅柿和土豆做的美味。
迪卡塞大廚還被要求為準備飛往火星的宇航員設計菜譜,要求是食物中至少40%的成分要使用將來可以在火星上種植的作物,而其它的配料,諸如干蔬菜、香料、鹽、胡椒、油、黃油和調味料等等,可以從地球運去。
歐洲航天局表示,不可口的食物“會引起宇航員心理的和生理的不適”,所以,目前的任務是“結束宇航史上的歷史遺留問題———宇航員營養不均衡”。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