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丹麥政府開始驅逐哥本哈根“青年之家”中的“住戶”,大批左翼人士及搖滾青年上街抗議,最終爆發大規模騷亂。截至4日,已有600多人因此被捕。圖為丹麥警方逮捕鬧事者。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童話國度丹麥正被喧囂和暴力吞噬。由于政府要從哥本哈根一座樓房中驅趕左翼人士和朋克搖滾青年,大批年輕人上街抗議,來自各國的無政府主義者也擁向丹麥,目前已有數幢樓房遭到破壞,600多人被逮捕。
“青年之家”引沖突
引發爭議的樓房被稱為“青年之家”,是一座四層的紅磚小樓。樓房建于1897年,當年是一個社區劇院,后來成為勞工運動人士開會的地方,列寧曾經到訪過此地。1982年政府允許一些青年團體使用這座樓房,之后這里就成為各種非主流文化追捧者的中心,左翼青年、叛逆者和玩朋克搖滾的都在這里聚集,以憤怒著稱的澳大利亞朋克音樂前輩尼克·卡夫和冰島音樂怪才比約克曾在這里開過演唱會,住在這里的人從來不交房租。
2001年,哥本哈根政府將這棟房子賣給一個基督教團體,此團體隨后要求這些青年人立即離開,但遭到拒絕。青年們稱這里屬于他們,并向法院提出上訴。去年8月,法院做出判決,要求把青年們驅逐出這座樓房。政府提出建議,可以為青年們另建一座樓房作為活動中心,但青年們并不同意這個決定。于是,激進青年從12月14日開始舉行抗議活動,該活動在當月16日演變成了騷亂,后來在警方逮捕了數百名鬧事者后才得以平息,但青年們依然留在那座樓里不肯搬走。
今年3月1日,政府決定用強硬手法將這些青年趕出去。政府派出警察駕駛直升機,使用高壓水槍驅逐這里的青年,從而引發沖突。大批青年上街抗議,晚上還對周圍建筑進行了破壞。他們火燒垃圾桶,向周圍警察投擲石塊,有人還闖入一所學校損壞桌椅和計算機等財物。示威者還在路上設起路障,并放火焚燒了4輛汽車,濃濃黑煙直上云霄,整個市中心隨處可以聞到刺鼻的氣味。這些示威者甚至還向周圍一棟設有幼兒園的建筑放火,好在火苗很快被撲滅。警察在市內24小時不間斷地維持秩序,但在接下來的幾天內,示威活動和各種破壞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青年們設置路障、投擲燃燒彈,并用石頭亂砸商店,甚至與警察展開巷戰。有的示威者只有12歲。據美聯社4日報道,當地警察當天清晨至少逮捕了12名青年。
境外支持者源源不斷
國內青年的“憤怒”還沒有被政府平息,境外支持者的“聲援”卻源源不斷。挪威和瑞典的左翼青年以及無政府主義者很快擁入丹麥,幫助這些激進青年。政府逮捕了60多名行為過激的外國人,除北歐國家外,他們來自法國、德國、波蘭、立陶宛、新西蘭和美國。德國、挪威、瑞典和芬蘭的一些青年人還在本國組織了抗議,以示支持。
現在還有更多的人準備進入丹麥,丹麥政府已經對邊境加強了管制,并呼吁本國青年的家長們勸說孩子不要參與暴力。“青年之家”的發言人卻似乎要將暴亂進行到底,他說:“斗爭還將繼續很長時間。如果哥本哈根沒有青年之家,我們就要通過戰斗獲得一個。”年輕時也曾是左翼的哥本哈根大學社會學講師卡爾潘徹夫說:“人民之間的團結是不分國界的,就好像西班牙內戰和上世紀60年代后期的青年反叛運動。人們在這些運動中發現了自我。”
很多人認為這是胡鬧
丹麥團結黨發言人巴爾福德呼吁哥本哈根市長針對當前危機拿出政治解決方案。她還呼吁警察要“避免暴力升級,不要逮捕那些與年輕人團結在一起的人”。有不少人認為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他們說,丹麥是一個高稅收福利國家,這里教育免費,醫療幾乎全由政府支付,貧富差距之小也是世界聞名,左翼青年的暴力活動沒有道理。執政黨自由黨的官員安德斯·米勒說:“青年之家里這些被慣壞的小孩該醒醒了,他們應該面對現實,找份工作,自己交房租。”但也有不少左翼人士支持此舉,并將其視為與“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斗爭。他們趁機對政府改革進行批評,其中包括提高退休年齡,減少對學生的補助等。
哥本哈根很多市民也為此事心情復雜。丹麥向來以寬容和不循規蹈矩著稱,很多人表示能理解年輕人想保留“青年之家”的希望。57歲的貝利特·拉爾森說,“青年之家”代表著一種另類生活,在多元的社會里,這種想法挺好,“我們應該給每個人空間,但是現在爆發的暴力絕不應成為一種另類方式。”
(作者:李宏偉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