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3月11日,韓國聯合通訊社一篇題為《不要再做‘丑陋的韓國人’》的報道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該報道列舉了不少在海外韓國人的陋習,并稱韓國政府已下決心改變“丑陋韓國人”的形象。
駐外領事揭露丑行
近日,3名回國出席會議的韓國駐海外總領事在接受韓聯社記者專訪時,生動地描繪了韓國人在海外的某些丑行。
韓國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事金鐘海說:“去歐洲旅行的韓國人一般比較遵守秩序,但隨地丟棄煙蒂和吐痰現象時有發生;韓國人像暴發戶般隨意花錢,喜歡硬撐著購買各種名牌商品,歐洲一些商場甚至雇用了不少會說韓語的職員;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很多也是韓國人,這使當地人對韓國產生了很負面的印象。”駐日本仙臺總領事李鐘七說:“由于韓元走強,最近去日本旅行的韓國人很多。他們白天滑雪,晚上泡溫泉。在清靜的溫泉里很容易看到喧囂吵鬧的韓國人。可能是韓國游客多了,很多景點的導游指南上不僅寫有日文,下面還平行寫著韓文。而在一家郊區溫泉旅館里使用的洗發膏和化妝品下面居然用韓文寫著‘請別帶走’。”駐中國廣州總領事全在萬介紹說:“韓國人喜歡在經濟發達程度不如韓國的國家炫耀自己有錢,還藐視當地人。有一次,20多個韓國人來到位于廣州的朝鮮飯店。他們獨占店員用于表演的舞臺,在上面唱歌跳舞。”
政府管制“丑陋的韓國人”
近年來,有關韓國人在海外丑陋行為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內容涉及集體嫖娼、飲酒鬧事、偷竊、詐騙、虐待、販毒等方面。2005年12月,韓外交部深感問題嚴重,于是委托駐外機構進行調查。韓總統則親自指示國家形象發展委員會協助積極采取對策。
韓國現行《護照法》規定,如果國民在海外犯法并遭驅逐,將限制其在1—3年內出國。去年4月,韓外交部出臺政策,對有損韓國形象的“丑陋的韓國人”進行管制。韓政府決定擴大《護照法》的適用范圍,只要收到有關韓國國民丑態和不法行為的通報,即使該國民未遭對方國家驅逐,也會限制其出國。外交部還同一些民間團體合作,開展“海外健康旅游運動”,利用城市中心和機場的大屏幕等進行宣傳,內容主要是防止國民海外賣淫嫖娼、防止偷渡和販賣毒品、脫離海外黑社會、不要虐待當地雇員、遵守旅游目的地國法律和秩序、尊重當地文化等禮儀教育。外交部還聯合其他7部委組成“泛政府對策促進工作委員會”,其中教育部將在教科書中增加“國際禮儀”等內容;勞動部對海外韓國企業進行防止侵犯勞動者人權等方面的教育;警察廳將向韓國政府駐外機構增派警力,全力改善韓國的國際形象。
界定存在爭議
韓國政府出臺上述綜合對策后,媒體和民眾基本上持歡迎態度。一些網民認為早就應該出臺這樣的政策,并呼吁韓國人“從我做起”。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擔憂,認為外交部的做法限制了國民的基本權利,是對人權的侵犯。因為政府很難對“丑陋的韓國人”作出明確定義,也沒有關于損害國家形象的客觀標準。韓聯社在時評中表示,政府采取的措施效果并不明顯,要解決問題,需要擴充嚴重不足的領事人力,并提高服務質量。
(作者:詹德斌 編輯:王晶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