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金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在美國“零重力”公司的“重力一號”飛機中體驗失重漂浮。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4月26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終于實現了體驗零重力飛行的夙愿,在萬米高空的8次俯沖讓這位受困于輪椅40年的天才感受到了無拘無束的漂浮自由。霍金的出色表現讓他對未來的太空旅行更加充滿了信心。
***霍金與“牛頓蘋果”同飛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霍金著陸后用沙啞的標志性電子合成嗓音說:“感覺太美妙了,令人難以置信,完全超乎想象!”同機幫助霍金完成心愿的助手們和乘客則熱烈鼓掌,向這位第一個體驗“零重力”公司失重飛行的殘疾乘客表示祝賀。
26日,霍金一行人乘坐特別改裝的波音727飛機“重力一號”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出發,以45度角斜飛上大西洋上的萬米高空,隨后飛機又沿拋物線俯沖到2400米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霍金體驗了25秒的失重狀態。
為霍金免費提供這次服務的“零重力”公司原計劃進行6次這樣的爬升俯沖就返航,但霍金的狀態非常好,而他綻放的笑容更是讓人無法拒絕。陪同霍金的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彼得?迪亞曼迪斯說:“我們商量了一下,最后同意再多加兩次。”這樣霍金共體驗了8次零重力飛行,總時間近4分鐘。
在第一輪的俯沖結束時,霍金還示意助手,他希望能做一個180度的空翻。迪亞曼迪斯開玩笑說:“霍金在‘重力一號’上的表演絕對能拿到體操項目的‘金牌’。”
有趣的是,艙內與霍金一起漂浮的還有一個紅紅的大蘋果。據說,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300年前就是受一個落地的蘋果的啟發而頓悟了萬有引力定律。雖然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的真實性經常遭到質疑,但也讓科學史更有趣味。既然牛頓無緣體會失重的滋味,就讓蘋果向大師表達敬意吧。
***用面部表情指示意圖
被稱作“當代愛因斯坦”的劍橋大學霍金教授以揭示黑洞和宇宙起源的《時間簡史》一書而蜚聲世界。在40多年前,他就因患上名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神經疾病而全身癱瘓,終日與輪椅相伴。他無法講話或移動手腳,只能調動眼、眉毛、臉頰和嘴周圍的肌肉,做出細微的面部表情。他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臺電腦聲音合成器,利用貼在臉上的感應器通過運動右臉頰的肌肉來打字,再用電腦發聲。
在這次飛行中,霍金就是用通過面部表情表達自己的意圖,當他揚起眉毛就表示“是”,而如果拉緊嘴角肌肉,就表示“不”。這樣霍金就能隨時叫停這種有如過山車般刺激的拋物線式飛行。不過,霍金在飛行中一直洋溢著微笑,并不斷地揚起眉毛,表示自己非常開心。
為了保證霍金的安全,他的4名醫生和2名護士同機隨行,以便隨時監控他的血壓、心律和血氧水平。飛機上還攜帶了足以建成小型加護病房的醫療設備。為了預防萬一,霍金也提前服用了防止嘔吐的藥片。
***籌集善款15萬美元
這次飛行不僅幫助霍金圓了夢,而且還通過拍賣乘客座位籌集了15萬美元的資金,分別用于鼓勵私人太空飛行的“X大獎基金會”和致力于幫助殘疾人的3家慈善團體。在正常情況下,飛機每次會完成10至15次爬升俯沖,每位乘客需要繳納3750美元。
“零重力”公司說,迄今,在體驗過失重飛行的2500多人中,只有1%到2%的人感到身體不適。迪亞曼迪斯說,此行的大獲成功表明,其他人也能追隨霍金博士的腳步。
在飛行途中,“零重力”公司的兩名創始人迪亞曼迪斯和利希滕貝格全程護航,分別站在霍金左右,幫助漂浮的霍金緩緩下落在海綿墊子上。而機艙的內壁也都加裝了保護乘客的柔軟襯墊。霍金26日接受采訪時表示:“我想向大家證明,任何人都能參加這種類型的失重體驗。”
***“太空,我來了!”
不過,霍金的目標不會止步于零重力飛行,作為一個終身研究重力和黑洞的人,他的目標是挺進太空,這次飛行不過是他在太空之旅前的第一次大膽嘗試。在走下飛機后,他興奮地說:“太空,我來了!”
“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公司現正研制的新型太空飛船預計于2009年左右服役,為乘客提供亞軌道飛行服務。該公司老板查德?布蘭森已經向霍金承諾,幫助他夢想成真。
霍金表示,他希望自己的飛行能夠為商業太空飛行提供一些推動力,這也符合他一貫倡導的理念——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是否能在宇宙找到“新家”。霍金說,如果始終被“禁閉”在一個星球上,人類的生存問題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突如其來的全球變暖、核戰爭、遺傳工程病毒以及其它一些可怕的因素,地球上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危險。
“我認為,讓一部分人永久性地離開這個星球對于我們人類的未來而言是勢在必行的。但由于成本高昂、進程緩慢、不愿冒險的政府太空計劃,實現這一夢想存在相當難度。我們需要邀請企業加盟,它們已經降低了從飛機票到私人電腦的任何東西的成本。”
(康娟)
(編輯: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