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以電話、網絡為代表的通信技術早已實現了從有線到無線的飛躍,如今電力傳送也將迎來無線時代了!美國科學家日前成功開發出了一項“無線輸電”技術,它能為室內的燈泡、手機、電腦“隔空充電”,這將令插座、電池和盤根錯節的電線都成為歷史名詞。

參與無線電力傳輸實驗的科學家,他們左右兩邊相隔兩米的銅線圈成功實現了無線電力傳輸,并點亮了一個功率60瓦的電燈泡。

利用電磁共振原理,實現“無線輸電”,電話、電腦和電燈就能隨時充電,而且不需要電池、電線和插座。
***點亮2米外60瓦燈泡
據英國《泰晤士報》6月8日報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7日在美國《科學》雜志的網站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這項被他們稱為“無線電力”(Witricity)技術經過多次試驗,已經能成功為一個2米外的60瓦燈泡供電。
目前這項技術的最遠輸電距離還只能達到2.7米,但研究者相信,電源已經可以在這范圍內為電池充電。而且只需要安裝一個電源,就可以為整個屋里的電器供電。
領導這項研究的索爾亞??私淌谕嘎墩f,他有一天晚上站在廚房里看著自己的手機時想到“無線電力”這個主意。他說:“我總是忘記給手機充電,它一個月會六次發出電力不足的警告聲,我就想,這個家伙要是能自己充電就好了?!?/p>
***運用電磁共振原理
其實,科學家早在19世紀就發現了電磁轉換現象,從理論上說,電力可轉化為通過無形的介質傳播的電磁波,實現電力的無線輸送。但是電磁波向四面八方輻射,能量大量散失,因此“無線輸電”的研究始終進展不大。
“無線電力”技術的突破之處在于,找到了“抓住”電磁波的方法,即利用物理學的“共振”原理——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能高效傳輸能量。索爾亞??私淌诮忉屨f:“比如說你給樂器彈一個調,毗鄰另一件具有相同頻率的樂器也會振動?!?/p>
研究小組把共振運用到電磁波的傳遞上。他們利用銅制線圈作為電磁共振器,一團線圈附在傳送電力方,另一團在接受電力方。當傳送方送出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后,經過電磁場擴散到接受方,電力就實現了無線傳導。
***5年實現“電器無線化”
有了這一技術,屋子里只要有個無線電源,手機、MP3和電腦就隨時充電工作,并從此杜絕因廢棄電池帶來的環境污染。索爾亞??私淌谡f:“我們已經掌握了‘無線輸電’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F在是認真考慮商業化問題的時候了?!?/p>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也面臨著一些障礙,比如點亮燈泡時,電力在傳送中流失了45%,因此輸電效率必須提高一倍才有望取代化學電池。此外,目前使用的銅線圈非常笨重,足有0.6米高,要用于家用電器,必須實現銅線圈的最小化。
索爾亞??私淌谡J為,這些問題將在3至5年內解決?!拔覀兿M娫春碗娖髦g的距離能達到4至5米,銅線圈能小到可以安裝到手提電腦里,輸電效率也能大幅提高。” 至于電磁場的安全性,研究者認為也不必擔心,因為它與生物體相互作用很小,不太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康娟)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