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中國、智利及美國等地的一些沙漠中,都有會發出奇妙聲響的沙丘。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這種鳴沙現象可能與沙丘內部結構有關,特定的結構可以起到聲音放大器的作用。
人們沿著鳴沙丘下滑時,沙丘會發出巨大的聲響。這種鳴沙現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一直沒有公認的解釋。此前一些研究認為這與沙粒本身的尺寸等特性有關。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地球物理通訊》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國家公園的杜蒙特沙丘等一些沙丘進行研究,利用地震檢波器等設備記錄鳴沙的聲音,并觀察聲波在沙丘內部不同部位的傳輸情況。
研究發現,鳴沙聲與沙丘內部結構密切相關,那些能夠發出巨大響聲的大沙丘,都有一個從外表面向內厚約1.5米的沙層,聲音在這層沙子里傳輸的速度比較慢。到了冬季,這個特殊外層傳導聲音較慢的特點會消失,沙丘就不會發出特別的響聲了。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特殊外層對聲波起到了較特別的傳導作用,對最上層沙粒摩擦產生的聲音向內反射,一些頻率的聲波發生共振,從而放大,成為人們聽到的巨大鳴沙聲。根據這種理論計算出的聲波頻率特征與觀察到的相符。
科學家說,在冬季,上述沙丘外層傳導聲波的特點之所以消失,可能是因為沙粒濕度增加,這使沙丘失去了天然的聲音放大結構,不再發出鳴沙聲。但美國研究人員也表示,這些發現是否也適用于其他國家的鳴沙丘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來源:新華網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