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一年一度的“斯巴達松”,又稱“超級馬拉松”上月迎來25歲生日。這項極限運動除有著古老淵源,還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賽事之一。
參賽者從雅典衛城出發,沿愛琴海海岸,穿越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山脈,最后到達目的地斯巴達,全程總計246公里,參賽者們需在36小時內完成比賽。至于獲勝者的獎勵,可謂獨一無二,是“超級馬拉松冠軍”榮譽稱號和一杯清水。
超級馬拉松
與人們熟知的傳統馬拉松相比,“超級馬拉松”的超級之處,在于距離更長,所經路途更為艱辛。
傳統的馬拉松賽程長42公里195米,是為紀念古希臘長跑能手斐里庇第斯而設。公元前490年,雅典軍隊在馬拉松戰役獲勝后,斐里庇第斯不畏傷病,從馬拉松戰場飛跑42多公里到雅典,向民眾傳播喜訊,卻因勞累過度當場去世。
其實在馬拉松戰役開始之前,斐里庇第斯還曾從雅典出發,沿愛琴海海岸,穿過伯羅奔尼撒半島內山脈,跑到斯巴達求助,總路程246公里。超級馬拉松就是把這段路線和距離作為比賽標準。
一路上,選手們要面對中暑、血皰、腳趾甲掉落甚至由于精疲力盡而產生幻覺等種種挑戰,比傳統馬拉松更為艱險。
根據賽程規定,選手必須在36小時內跑完全程。一般而言,前幾名選手24小時內便可到達終點,但大多數跑完全程的選手需要34小時以上。
超級馬拉松賽每年一屆。往年比賽中,跑完全程的人很少超過40%。但在今年參加第25屆超級馬拉松賽的323名選手中,125人跑完全程,比例為歷年最高。
僅獎一杯水
超級馬拉松比賽最為新奇之處,在于不設任何現金獎勵,獎品僅為一杯清水。競賽組織者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沿襲古希臘傳統,同時保持比賽純潔、公正的體育精神。
來自希臘、曾10次跑完超級馬拉松的馬里奧斯·方尼瑞斯8日對路透社記者說:“金錢和興奮劑是扼殺體育精神的兩味毒藥。很高興,這里一個都沒有。”
上個月舉辦的第25屆比賽中,現年34歲的美國男子斯科特·尤雷克以23小時12分的成績奪得桂冠。尤雷克是自己掏腰包負擔本次比賽的費用。
尤雷克說:“許多公司向我提供贊助,但我沒有接受。如果我不是因為崇尚體育精神,我就不會來參加比賽。”
參加者們稱,長跑雖是身體運動,但也是一種精神體驗。如果把金錢卷進來,就會破壞他們所崇尚的體育精神。
精神體驗
超級馬拉松引人之處在于,年齡和身體天賦在這項比賽中已經成為次要因素。在體力不足時,激情和意志力變得更加重要。
跑到160公里時,選手們將面對最為殘酷的挑戰,即翻越1200米高的帕特農山。其間選手們要在沒有任何明確路徑、沒有任何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在狂風中艱難前行。
2003年超級馬拉松冠軍、奧地利心臟外科醫生馬庫斯·塔爾曼說:“其間你不斷遇到問題,這時你必須及時解決它們。”
塔爾曼認為,贏得這項比賽的要素中,意志力占30%到40%,賽前戰術準備占30%,合理飲食占30%到40%。
尤雷克還說:“超級馬拉松是讓我們挖掘意志力的一種手段。一些人通過藝術或音樂來獲得精神的升華。對我而言,超級馬拉松就是這種精神體驗。”(來源:新華網 編輯: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