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月球上建造地球“生態環境”示意圖(來源:現代快報)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為了預防核戰爭、小行星撞擊或瘟疫流行等可能給地球帶來的毀滅性災難,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最近開會討論一個終極設想———到月球上建立專門的“月球方舟”,為地球物種的DNA樣本和人類文明建立“備份”。一旦“地球末日”來臨,那么只需通過無線遙控方式激活這些月球上的“備份”,便可重新恢復地球上的人類及萬物。
在月球上造一個地窖
據報道,為了防止地球人類未來可能面臨的核戰爭、小行星撞擊、氣候劇變、海平面上升、瘟疫流行等致命的“末日災難”,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最近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市召開會議,商議一項“月球方舟”計劃。大體上講,該計劃是到月球上建立專門的“月球方舟”,為地球物種的DNA樣本和人類文明建立“備份”。而在此前,無論是挪威的“種子銀行”計劃,還是英國的“冷凍方舟”計劃,所有這些在地球上建立的“基因銀行”都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太受制于地球。萬一地球本身遭遇毀滅性破壞,沒有人能夠保證地球“基因銀行”中的生命試管不會受損。
具體說來,“月球方舟”計劃是將大量儲存有生命DNA序列、作物種植等重要信息的硬盤,掩埋在月球表面下方的一個地窖中,并且通過發射機將數據傳送到地球上那些受到嚴密保護的接收器上。一旦“地球末日”來臨、已無接收器幸存時,“月球方舟”將繼續發射信息,直到新的接收器被重建為止。而在將來,這些月球上的地窖中還將儲存更多的東西,包括微生物、動物胚胎、植物種子甚至博物館中的文物。
郁金香將首先登陸月球
為了檢驗這些地球上的生命有機體是否能夠在月球上存活,作為這項“月球方舟”計劃的第一步,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希望在下一個10年中,率先在月球上興建一個試驗基地,以便模擬地球生態環境。據歐洲航天局研究部門的首席科學家伯納德·福林介紹,一種曾經廣泛應用于太空試驗的植物———郁金香,將于2012年或2015年首先登陸月球。據悉,郁金香之所以被選中作為一種理想的試驗對象,是因為它們所需的營養物質極少,并且在冷藏后可以經受長途運輸。
據悉,“月球方舟”中的數據庫將最初由機器人進行管理,同時通過無線電發射器與地球實現數據相連。該數據庫將被掩藏在月球表面的巖石下方,以防它受月球上極端氣溫、輻射以及真空環境的影響。此外,它將部分依靠太陽能提供動力。科學家們希望,能于本世紀末建立一個有人類居住的月球試驗站。
科學家們預計,“月球方舟”中第一個實驗性質的數據庫最遲于2020年建成,其設計壽命為30年。至2035年,儲存的所有數據將開始向地球發射。據悉,這些信息將分別被譯成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并且通過無線電發射機與4000個“地球儲藏室”相連,后者是為“末日幸存者”提供水和食物的庇護所。(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