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尼拉男子展示腎臟器官移除后留下的傷疤
國立澳大利亞大學腎病專家加文·卡尼
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澳大利亞一腎病專家5月5日建議合法化人體器官買賣,以解決長久以來的腎源不足和黑市買賣問題。這一提議在澳大利亞國內引發了倫理爭議。
國立澳大利亞大學腎病專家加文?卡尼當天說:“我們嘗試了各種辦法,鼓勵人們進行器官捐獻,但10年來,捐獻率一直沒有提高,人們似乎并不愿意無償地提供自己身上的器官,政府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象那些需要花錢購車購房的人一樣,可以花錢購買腎臟。這樣一來,等候腎臟移植的病人5年內將減少一半。” 據悉,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中器官捐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大約每100萬人中只有10人愿意捐獻器官。
卡尼詳細描述了自己的方案。他說,法律應當允許身體健康的青年人以最高不超過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腎臟,以及時拯救生命并減少病人不必要開銷。
卡尼還表示,準許器官交易將會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并為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節省下數10億美元的醫療經費。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人病急亂投醫,前往第三世界國家尋找黑市器官源,而一般來講,這樣做有著巨大的風險。
據澳大利亞衛生部公布的數據,澳大利亞2007年有至少1800人需要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但同年全國醫療機構只獲得343個捐贈的腎臟。一般而言,希望腎臟移植的病人需要等上4年。
不過,卡尼的提議在澳引發廣泛爭論。一些器官移植組織認為,器官買賣合法化的最大受害者是社會底層人群。
腎病專家的蒂姆?馬修建議,當務之急是鼓勵人們捐贈腎臟。他說:“這(器官買賣)瞄準了社會上最貧困、購買力最低的人群。他們容易被這樣的事情(以腎換錢)吸引。”
澳大利亞衛生部長羅森明確表示,澳大利亞目前不會準許器官進行市場化交易,但他說:“我們確實知道,我們需要在器官捐獻方面采取緊急措施。”
羅森透露,澳大利亞衛生部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一個新的捐獻系統。但他沒有詳細說明這個系統的具體情況。
澳大利亞現行法律規定,買賣人體器官是非法行為,將被判處6個月監禁和4400澳元(約4092美元)的罰款。
此前,菲律賓衛生部4月29日宣布,任何外國組織和個人都不準在菲律賓境內接受器官移植手術,除非與捐腎者有血緣關系。
菲律賓衛生部長弗朗西斯科?杜凱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此舉旨在遏制目前在菲律賓十分猖獗的非法人體器官買賣,菲律賓衛生部將成立專門機構,監督所有腎移植手術,并對捐腎者和接受者進行嚴格的身份審查。
據悉,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正在成為全球人體器官地下交易的“熱點”。大多數活體腎臟用于移植在中東、歐美及日本的富裕外國人的身上,而賣腎者出賣一個腎只能得到大約500美元,由于在手術后無法獲得適當醫療護理,僅存的腎臟出現功能障礙,許多人都患有高血壓。
如何在解決腎源不足的同時,打擊黑市買賣保護窮人階層的利益,將成為各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