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怎講?
美國“維護婚姻關系和培育棒小孩中心”創始人大衛·科德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很多微妙的方式疏遠自己的配偶,比如呆在辦公室很晚才回家;打開電視機(與電視為伴),或者讓孩子成為我們宇宙的中心。”
科德說,如今完整美滿的家庭可謂“稀有物種”了。美國約翰·高特曼研究所的報告顯示,在1950年步入婚姻殿堂的人離婚的可能性只有30%;在1970年締結秦晉之好的,有一半會勞燕分飛;而在1990年“執子之手”的人,離異的可能性高達67%!在那些沒有分手并信誓旦旦要白頭偕老的夫妻中,有許多不是爆發了家庭戰爭就是相互疏遠和回避。
大多數人不會想到,以孩子為家庭的中心可能就是夫妻雙方相互疏遠和逃避的方式之一。雖然可以找出“無暇顧及自己的配偶”這個借口,但實際情況是此時夫妻雙方中的一方對孩子的愛已勝過對自己配偶的愛了。這也就是科德所說的:“當父母雙方關系彼此疏遠時,其中一方就會與孩子更親近。”
從表面上看,把孩子放在家庭的第一位是對孩子好,但從長遠看,由于很難把握對孩子好的度和界限,“孩子第一”的做法對于其性格的培養是有害的,他或她會一直纏著父母,不達目的不罷休。雖然這樣的行為父母可以聽之任之,但孩子未來的老板或配偶能像其父母那樣容忍這樣的行為嗎?
其實,我國也有不少有識之士指出,把“孩子作為生活的唯一”或者“兒女第一”是家庭生活中的一大誤區。許多夫妻不經意地把愛轉移到孩子這個“第三者”身上,家里的布局、消費甚至生活習慣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的哪怕是一個細小的要求都會得到滿足,而夫妻間哪怕是很重要的要求卻不見得能得到滿足。漸漸地,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家庭爭吵的來源。有關專家提醒:“應當記住,孩子只是家庭中的成員之一,千萬千萬不要忘記還有另外一個愛著你并需要你愛的成員。”
如何以婚姻為中心
科德說,為培養出色的孩子,父母要以自己的婚姻為中心。在他看來,保證婚姻家庭的成功和做到以婚姻為中心,有三個關鍵:
第一, 相信現在的配偶就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 走出誤區——“我不幸福,全是他/她的錯。”走進現實:“我就是再結一次婚也不見得好到哪里去,所以對現在的婚姻我要100%地投入。”
第三, 要認識到,我們締造一個美滿的婚姻,就是給孩子們樹立了一個美好的榜樣,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學會如何自立和與人相處。
從心里接受配偶會產生一系列良性反應。首先,彼此心無他顧會讓夫妻兩人更能彼此諒解對方,碰到問題時會聯手解決問題而非逃避;其次,兩人會更加坦誠相對,共同找出和平相處之道。這樣,即使兩人有爭吵也會覺得像天會刮風下雨一樣自然,而不會讓爭吵成為離婚的導火索。
父母忠貞不渝的美滿婚姻將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當孩子們不再被當成家庭的中心對待,他們就會去學會獨立和合作,就會成為負責任的公民而非純粹的消費者。
當然,“家庭中是婚姻第一還是孩子第一”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筆者最近瀏覽雅虎英文論壇,發現對這個話題討論得很熱烈,不少人表示了對“以婚姻為中心”的認同。有一位網友寫道:“我的爸媽把他們的婚姻放在第一位。他們相信:如果自己的婚姻健康,孩子們的童年體驗就會健康。到目前為止,我認為他們都是對的。”
另一位網友說:“把婚姻放在第一位有助于確保家庭的完整。孩子在雙親和好的家庭里生活會更幸福些。……孩子的需要是永遠不能忽略的,但也不要忘了你是你丈夫的女人或妻子的男人。”
這也正是科德反復強調的:“不要以為通過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中心就能為孩子創造完美的童年;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創造美滿的婚姻,如此,則一切各得其所。”(中國日報 趙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