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B股一飛沖天,A股步步登高,轟轟烈烈的跨年度行情已經展開。除了題材股繼續受到炒作,市場更多的關注度已經轉移到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上來。WIND統計顯示,已預告全年業績的581家公司中63%不同程度報喜,有7家公司的年報預告業績同比增長在10倍以上;而預虧公司只有124家,僅占已預告公司總數的21%,較一季報和半年報大幅減少。根據測算,2009年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可能一舉超越大牛市2007年,成為A股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年。
展望本輪上漲行情的時間空間,瑞信中國研究部主管陳昌華認為,短期內經濟指標和公司業績將支撐A股繼續走高,這種勢頭可能延續6~9個月,明年下半年市場不確定性增大,可能出現結構性調整;中期來看,未來5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更加依賴消費,而目前消費對中國經濟和A股市值的貢獻明顯不足,下一輪大牛市到來時,市場需要一個“故事”,讓消費板塊在A股中占據更高的權重。
凈利大增或超2007
WIND最新統計顯示,截至本周一,滬深兩市共有5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對全年業績的預告,預增、續盈、扭虧、略增等報喜的公司達到364家,占已預告公司總數的63%;預減、續虧、首虧、略減等報憂公司210家,占36%。其中首虧、續虧公司合計124家,僅占21%,而今年一季報時虧損公司的比例竟超過1/3.
根據天相投資的最新報告統計,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根據550家上市公司的年報預告業績測算,上述公司2009年實現凈利潤合計952.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6.21%,環比三季度則下降了58.88%;而上年同期,這些公司實現凈利潤占2008年全部上市公司實現總凈利潤的7.94%,按這一比例測算,則2009年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不僅將大幅超過2008年,更可能一舉超越大牛市的2007年,成為A股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年。
7公司業績增幅超10倍
從行業板塊業績表現看,581家公司涵蓋22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90家化工行業上市公司中有28家預虧,48家電子行業中有15家預虧,占比均接近1/3,是預虧公司最集中的行業;8家餐飲旅游業公司全部預告盈利,是唯一沒有預虧的行業。此外,15家家電公司僅1家預虧,40家醫藥公司僅2家預虧,13家商業公司僅2家預虧,均為整體盈利狀況較好的行業板塊。而上半年虧損嚴重的電力、鋼鐵、有色等行業下半年普遍扭虧,虧損公司占所在行業已預告公司的數量均不及1/4.
從個股業績表現看,在明確預告凈利潤變動幅度的485家公司中,有114家預告凈利潤增幅超過100%,占近1/4;其中,大龍地產、S佳通、登海種業等7家公司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倍,而*ST丹化、賽格三星、ST太光等19家公司預告年報凈利潤同比劇減10倍以上,這些公司均面臨年報的首次虧損。
天相投資的最新報告顯示,按測算的四季度數據統計,剔除不可比公司,凈利潤當季同比增速較快的行業有房地產、家電、鐵路運輸等,當季環比增速較快的行業有鐵路運輸、煤炭、航運業等。不過報告同時提醒,當前的環比數據可能會受到季節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業績的同比上。
ST公司業績越差股價越漲
在年報行情中有一類特殊的股票,盡管因業績連年虧損而“披星戴帽”,但每逢年底二級市場總會有不錯的上漲行情。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已預告全年業績的72家ST公司中,預虧的多達46家,占到64%;而正是這些業績糟糕的公司11月份以來股價持續上漲,甚至大幅跑贏大盤。
WIND統計顯示,從10月30日至昨天,已預告年報業績的56只正常交易的ST股中,多達45只漲幅跑贏上證指數;漲幅最大的S*ST光明在此期間大漲54.79%,在全部1628只A股中高居第二;而四季度以來,該股的累計漲幅更是高達91.95%,股價在26個交易日內已接近翻番。而該公司的年報預告顯示,今年仍將有超過8000萬元的虧損。
機構點評
短期:業績利好或致全面牛市
長城證券報告顯示,宏觀經濟整體向好,上市公司業績快速增長,加上寬松貨幣政策下的流動性泛濫,股市賺錢效應逐漸顯現,結構性牛市有望轉化成全面牛市。
莫尼塔證券的2010年A股策略報告認為,2010年全市場凈利潤將同比增長25%以上,2011年也有望達到20%左右。此外,2010年凈流入市場資金有望達到1.7萬億。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滬深300指數的“中值底部”將抬高到3700~3800點區間,而最高點則對應在4400~4600之間。
中金公司的2010年策略報告也指出,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2010年的盈利增速有望達到29%,全部A股的盈利增速將達到25%~30%。中金表示,估值和業績預期預計將帶來未來12個月25%~30%的大盤上漲空間。
中期:經濟走勢面臨挑戰
“短期經濟走勢,我是非常樂觀;中期的經濟走勢,我認為中國經濟中期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痹诿鎸τ浾叩奶釂枙r,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不無擔心地表示,“中國的銀行在今年前9個月,總共借出去8.7萬億人民幣新增貸款。這不僅在新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國經濟的流動性過熱已極其嚴重?!碧斩硎?,過剩的流動性在今年上半年拉動A股成為全球漲幅最高的股市,之后資金又向房地產流動,并且正在催生一個房地產泡沫。針對流動性過剩的后果,陶冬認為如果不及時加以控制,中國可能重蹈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本世紀初的美國所犯下的錯誤。他建議,中國今天要做的首先是“看到銀行貸款的負增長”,全年新增貸款要在5萬億以下。
隱憂:人民幣升值預期刺激資產泡沫
陶冬還表示,近期全球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驟然升溫,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立刻引來熱錢蜂擁而入,給國內制造出更多、更大的流動性,刺激出更大的資產泡沫。這種方法將逼迫監管層以更加果斷、更加激進的措施去宏觀調控,一旦中國經濟往下走,受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經濟,而是全球經濟復蘇。因此雖然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但在今后5到10年,中國對于世界的最大貢獻,仍然來自于內需的增加,而不是匯率的激增。短期來看,中國經濟的穩定帶來了亞洲經濟的穩定,帶來了商品市場的穩定,這是今天中國對于全球經濟危機所作出的最大貢獻。
(來源:信息時報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