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發現鎖骨骨折的蛛絲馬跡:
新生兒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有時癥狀不明顯,剛出生時易被醫生或家長忽略,鎖骨骨折的發生經常是由于胎兒迅速下降,前肩胛部擠向產婦的骨盆恥骨聯合處,使脆弱的鎖骨極度彎曲而發生骨折。常常發生于體重過大、分娩困難的嬰兒,骨折多發生在鎖骨中部,可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即青枝骨折 )。據文獻報道,美國新生兒鎖骨骨折發生率為0.4%, 國內為0.36%~2.1%。
雖然在初期很難發現新生兒鎖骨骨折的癥狀,但只要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發現蛛絲馬跡的,比如:
1、有損傷的一側肩部運動減少或完全不活動;
2、對傷側的上肢做被動活動時,嬰兒常出現哭鬧不安;
3、寶寶平時表現很好,奶吃得好,覺也睡得足??墒?,只要一抱,孩子就哭鬧。
4、受傷的地方可能會有些腫脹、一碰就疼得哭鬧不止。
5、觸摸鎖骨雙側不對稱,患側鎖骨有增厚模糊感覺
6、局部軟組織可能腫脹、壓痛
一旦懷疑新生兒有鎖骨骨折應立即去醫院檢查,必要時作X線攝片以得到確診。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稍诨紓纫赶轮靡幻迚|,打8宇繃帶固定患側上肢于胸壁外側。一般在于骨折7-9天出現骨膜增生及骨伽形成, 2周后即愈合,預后良好, 1-2年內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肩部曾寬, 完全愈合,不會留下后遺癥。
鎖骨骨折是分娩時損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常發生在巨大胎兒肩周徑過大,肩部娩出困難時,因新生兒骨體內含礦物質少,經過母親骨盆出口時,胎兒的前肩胛擠向產婦的恥骨聯合處,使胎兒脆弱的鎖骨極度彎曲而易發生骨折。
新生兒鎖骨骨折并不可怕:
出現鎖骨骨折后,新生兒常有損傷側肩部運動減少或完全不能活動,如作傷側上肢被動活動時,嬰兒常出現哭鬧不安。新生兒鎖骨骨折多位于骨干的中1/3 ,初期無明顯的癥狀, 直到傷后2~3周在胸廓上方鎖骨處出現橄欖大小的腫物時才引起注意。家長發現上述情況不必擔憂,這是骨折愈合所產生的新生骨,對日后功能影響也很小。
家長一旦懷疑新生兒有鎖骨骨折應立即去醫院檢查,必要時作X線攝片以得到確診。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可在患側腋下置一棉墊,打8宇繃帶固定患側上肢于胸壁外側。一般在于骨折7-9天出現骨膜增生及骨伽形成, 2周后即愈合,預后良好,1-2年內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肩部曾寬, 完全愈合,不會留下后遺癥。新生兒愈合能力強,即使斷端完全錯位重疊也能愈合且通過后期塑形恢復正常形態。
如何防治新生兒鎖骨骨折:
分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都有可能因難產或手術操作出現新生兒產傷,鎖骨骨折即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分娩方式、胎兒娩出方位及出生體重有關。大部分患兒無明顯癥狀,容易漏診,但在臨床護理時發現寶寶患側上臂活動減少或被動活動時哭鬧,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捫及骨痂硬塊,患側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從而發現鎖骨骨折。
懷疑新生兒有鎖骨骨折應立即去醫院檢查,必要時作X線攝片以得到確診。治療可在骨折側腋下放置一塊棉墊,將患側上肢于功能位用繃帶固定在胸部,兩周后多可愈合,不會留下后遺癥。
新生兒鎖骨骨折的預防在于認真做好產前保健,使產科醫生全面掌握胎兒在宮內的情況,包括體重、頭圍大小及胎位等,對于生產方式做出適當的判斷,以使產傷的發生率降至最低。對于體重過大的巨大兒采取剖宮產,均有助于減少鎖骨骨折的發生。寶寶在愈合期內,家長在日常護理中建議采用正確的方式抱寶寶,這樣媽媽就不會在寶寶愈合過程中讓寶寶二次受傷。寶寶疼痛厲害時給孩子服用止痛片或者冰敷,冰敷的話一般一天需要每隔2-3個小時進行一次,每次持續15-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