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領導的本質是將政策(政府想走向何方)和政治(為實現目標,如何塑造共識)結合到一起。這就牽涉到要去協調政治體系里面所有主要的參與者們對政策和政治的不同觀點,從國會到州政府、地方政府,到大量的利益集團,到零零散散的舊媒體和新媒體,誰都同各種各樣的行政部門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和影響。在一個政黨互相怨恨的時代,對國家政治具有寬廣視野,并使其為政策服務尤為重要。白宮辦公廳主任必須將政策和政治的千絲萬縷結合到一起,轉化成一個貫穿四年的戰略。
作為一個白宮辦公廳主任,需要明白誰能夠運作決策過程,誰能提出建議,誰能在沒有總統的時候決定大量事情的優先順序。這些“游戲規則”,并不是迷人特寫故事的素材而已,每一屆政府都不得不為自己建立一套。如果缺少此類規則,總統班子將忙碌不堪,最終崩潰。
簡而言之,盡管各個部門、機構和行政分支辦公室聲稱他們站在“總統的角度”處理問題,實際上他們并非如此。這些人有自己的官僚政治意見。只有位置高于他們的人才能夠協調他們并做出決定。從歷史上看,這意味著總統和白宮辦公廳主任。
這就是為何如果具備了相應的能力,白宮辦公廳主任必須像副總統一樣發揮作用。但是,白宮方面當然從未如此描述這個職位,因為這樣會削弱總統本人的權力和權威。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情況下,白宮辦公廳主任們在媒體上總是盡量保持低調。當類似羅納德·里根這樣的總統希望將重點放在一些“大事情”和需要委以重任時,白宮辦公廳主任吉姆·貝克或者唐·里根就成為公眾人物。同樣也發生在副總統迪克切尼身上,他被喬治·布什賦予了副總統的權威(沒有人記得,切尼曾擔任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白宮辦公廳主任)。更多的時候,喬·拜登一樣的副總統,是總統的高級顧問和臨時問題解決者,但卻并不是政府機構中心日常工作的主要協調者和決策者。
事實上,對于美國公眾而言,1999年至2006年播出的電視劇《白宮風云》里面的白宮辦公廳主任萊奧·麥克格雷和后來的茜潔·克里格,很有可能比當時真正的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德斯塔和安德魯·卡爾德更出名。
白宮現任辦公廳主任杰克·盧已經被提名為財政部長,據報道奧巴馬考慮由副國家安全顧問丹尼斯·麥克唐納,或者前副總統科爾和拜登的辦公廳主任羅·克萊恩擔任新一任白宮辦公廳主任。無論奧巴馬選擇誰擔任該職務,都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頭條新聞,并伴隨相關履歷的新聞特寫,然后隨著其他消息和官員占據新聞版面,再消失在公眾視野。但是,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人,或者總統選擇的其他人,具有寬廣的政策和政治技能、驅動力和知識去橫跨在世界上最復雜的組織上,并且同奧巴馬本人保持密切的個人關系,那么他將像副總統一樣發揮作用。如果政府要想成功,他就必須這樣。
(來源:新華網 編輯:蔡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