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實現世界遺產的可持續管理
啟動中書省遺址的考古發掘、遺產區界樁設置、御道廣場通過不同材質標識御道寬度、太液池北部影響遺址保護的道路綠化覆蓋、拆除紫宸殿遺址上的建筑物及樹木、編制并公布《大明宮遺址管理規劃》、遺產地文物行政部門負責制定遺產監測巡視工作的方針、政策、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
這是文物管理單位為了申遺制定的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近期主要管理任務項目這個名單還有很長,其中包括考古、保護、環境整治、展示、管理五大類三十多條非常具體的任務。而這僅僅是世界遺產管理的近期目標。
“申報世界遺產不僅可以給予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遺存應有的地位,喚醒民族的自豪。在文物保護和管理層面,陜西的文物工作將與世界接軌,并得到質的提升。”周魁英說。
“對遺產我們有細致的分期目標。這是根據《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要求,為確保世界遺產提名對象的遺產價值載體及其完整性、真實性獲得長期和有效的保護管理而細心制定的。”陜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周萍說。
我們看到的管理規劃則充滿了縝密的國際態度。
近期——符合世界遺產管理基本要求。以符合世界遺產管理基本要求為目標,將世界遺產管理對象和要求落實到遺產專項法規,落實協調管理機制,完成遺存的保護及管理,建立遺產展示體系,完善遺產監測框架。
中期——實現世界遺產有效管理。以實現世界遺產有效管理為目標,按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要求落實相關規劃銜接,加強監管,實施遺產區內建設項目的全面整治,逐步開展各類遺存科技保護和管理,建立全面的遺產展示宣傳體系,完善遺產監測體系,優化管理資源保障。
遠期——實現世界遺產可持續管理。以實現世界遺產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結合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和文物保護專項規劃,持續優化遺產的保存環境,深化遺產價值研究,逐步推進大遺址的全面保護。
世界遺產的保護和管理成為一個系統而嚴謹的工作。通過遺產價值管理現狀評估,找到存在問題,分析基本對策確定分期目標及管理任務,制定規劃實施保障。每一步都建立在科學有效的分析評價上,每一步也確實有力地保障著這屬于絲綢之路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