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的銅像即將在臺灣軍營中消失。陳水扁的這項舉動遭到泛藍陣營的猛批,媒體普遍認為,這是陳水扁推行“去國民黨化”和“去蔣化”的重要步驟。
蔣介石曾是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臺灣軍方稱他為“國民革命軍之父”,蔣經國則在島內創建了政戰學校。兩蔣與軍方的淵源都很深,在臺灣軍營內經常能見到他們的銅像,據統計,大約有1000多座。光是陸軍軍官學校黃埔湖旁就有很多不同姿態的蔣介石銅像,這是因為高雄市拆除了部分蔣介石銅像后,這些“落難”銅像幾年前被軍校收留,沒想到如今又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臺灣媒體報道指出,拆除所有兩蔣銅像的命令是由陳水扁直接下達給“國防部”的,即要求各級部隊在今年6月30日前拆除小型銅像,12月31日前拆除大型銅像。但“國防部長”李杰對此事很不贊同,幕僚呈上公文后,他不置可否,公文一直丟在抽屜里。“總統府”多番催促后,軍方才不得不下令拆除銅像,但極為低調。不少臺軍將領坦言,拆除銅像是項非常艱難的任務,一方面要兼顧臺灣社會多元化價值,另一方面更要顧念退役老將的看法。據了解,被拆除后,小型銅像將移往營區隊史館,大型銅像移往桃園大溪,但大溪“蔣中正銅像公園”只接收與現有收藏不同姿態、材質較好的銅像。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兩蔣銅像將面臨無處可去的命運。
為拆除銅像,臺當局給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聲稱大部分銅像年份已久,又在室外遭受日曬雨淋,再加上鳥類棲息使銅像受損嚴重,拆除后可進行妥善安置。但實際上,陳水扁對此蓄謀已久。他深知蔣氏父子在臺灣軍隊中的影響力,一直處心積慮地推行“去蔣化”。據臺灣媒體報道,2000年陳水扁就任后,有一次帶著某個幕僚巡視陸軍542旅新竹湖口營區時,在營區內看到了蔣介石的銅像,心里很不是滋味。幕僚看出他的心思,當時就警告軍方說:“這銅像看起來很刺眼!”今年2月,民進黨的蔡同榮以及“臺聯黨”的羅志明等共37名泛綠“立委”聯署,要求把“中正紀念堂”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并拆除蔣介石銅像,更改以他命名的路名及紀念他的建筑物名稱。3月,已有80多年歷史的黃埔軍校校歌又傳出被篡改的消息。
陳水扁當局的這些舉動遭到泛藍陣營的強烈反對。國民黨“立委”丁守中批評民進黨此舉是要抹殺歷史,在軍隊中大搞“去國民黨化”。“立委”蔣孝嚴說,軍隊有軍隊的傳統,不可能如此一刀斬斷,“陳水扁自己沒本事,不要對‘老總統’和經國先生不敬,這樣只會引起軍隊的反感”。民間對當局的做法也表示了不同的意見。去年12月,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大勝,綠營支持者損毀了宜蘭鎮公所前的蔣介石銅像,鎮代表大會立即通過提案修復,并在完工后聘請保安維護。不少地方還表示,愿意接收被拆除的兩蔣銅像。(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