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國慶日慶祝活動上,印度導彈部隊的車輛參加閱兵式
環球在線消息:為了爭當世界軍事強國,印度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財力發展,提升作戰能力。
但由于國內科研實力有限,因此大量的外國武器裝備如潮水般地涌進印度陸海空三軍。
8月29日,據法國《防務宇航》報道,印度將購買126架多功能戰斗機,總價值高達150億美元,此舉將成為印度歷史上數額最大的一次武器進口項目。
就在8月,印度多宗對外武器采購案浮出水面。
20日,印度海軍要求政府在本財年結束前再從俄羅斯購買3艘4000噸級“塔爾瓦”號導彈護衛艦。該采購項目估價為12億美元。
25日,印度政府證實將花費4820萬美元從美國采購兩棲船塢運輸艦“特倫頓”號。該艦將為印度海軍提供更強勁的兩棲作戰能力。
26日,印度海軍計劃向俄羅斯購買28枚“諾瓦特”潛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以增強其海軍潛艇的對陸攻擊能力,該合同價值高達84.4億印度盧比(約1.82億美元)。
·“聯合國”武器充斥印度三軍
“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銷聲匿跡,我不相信中間地位。”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對國家未來的定位直接影響著這個國家發展的總體戰略。
為了要做尼赫魯眼中“有聲有色”的大國,印度在軍費開支及購買武器方面從來沒有吝嗇過。
事實上,自2004年印度修改國家軍事學說,從被動防御型的“拒止威懾”戰略轉向先發制人的“懲戒威懾”戰略開始,印度就特別注重強化常規武器威懾與核威懾并重的軍事方針。在這種情況下,其軍購武器裝備的數量與質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俄羅斯、美國、以色列、法國、德國、英國的許多先進武器裝備都成為印度青睞的對象。
為了保持對巴基斯坦F-16的空中作戰優勢,從2000年開始,印俄達成了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產140架蘇-30MKI的協議。蘇30MKI的綜合性能已經超過了蘇-27以及美國的F-15戰斗機。
2004年2月,以色列安全內閣批準向印度出售3套價值11億美元的高性能“費爾康”機載預警雷達。印度終于如愿以償,大大增強了防空能力和制空能力,進而擁有對巴基斯坦的絕對空中優勢。此外,“箭-2”反彈道導彈系統、“搜索者”無人機以及用以升級印軍戰機的各種火控雷達等武器裝備都是由以色列供應的。
2004年8月,印俄就“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交易達成最終協議。協議約定:印度以15億美元購買這艘航母以及28架“米格29K”艦載戰斗機,俄羅斯負責對航母進行重新改造和人員培訓。
為了給印度航母編隊添加更加先進的潛艇護航力量,同時在戰時協助航母封鎖敵國的海軍港口,印度海軍終于在今年與法國達成了引進“魚”級潛艇的最終協議。
另據印度國防部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最新的對外軍火采購行動中,印度空軍將是導彈花費新“大戶”。由于目前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斗機有近千架之多。印度空軍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印空軍至少需要購買400~500枚俄羅斯R-60MK改進型空空導彈,用于更換米格系列戰斗機的空空導彈。
此外,印度陸軍還計劃在未來3年里,從俄羅斯購買至少200枚SA-3果阿型防空導彈、200枚SA-8全天候低空防空導彈和250枚SA-9防空導彈。印度海軍的許多戰艦都是從前蘇聯和俄羅斯購買的,因此也正計劃從俄羅斯采購大量的反艦和防空導彈。
總體來看,印度近幾年在軍事和軍購方面的頻頻動作,主要是為了兩個戰略目標:一是繼續保持并加強在南亞次大陸的絕對軍事優勢;二是希望能一躍成為全球軍事強國,與其他核大國平起平坐。
但是,印軍當前武器裝備種類繁雜,來源國家之多,維修保養費用之高,特別是這種一味求大求全的發展思路,也讓軍方高層不無擔憂。
·印度武器采購呈多元化趨勢
冷戰結束后,蘇聯的解體使印度武器進口停頓,給印度軍事力量發展帶來了不小沖擊。此后,印度積極調整武器進口政策,強調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除俄羅斯外,以色列、法國、德國、美國等軍事技術強國都已成為印度武器的主要來源。
當前,印度在武器現代化上的引進戰略呈現如下特點:一是保持傳統。即加強與俄羅斯的傳統友好關系,在海陸空武器上大力引進俄式技術和裝備;二是借助歐盟。歐盟各國是印度武器進口的重要渠道之一。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借助歐式武器的進口以降低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三是拉住美國。繼成為美國在南亞的重要反恐伙伴之后,印度開始寄希望于從美國引進尖端武器裝備,實現進口多元化和改善美印關系的目標。四是在以色列的幫助下改進某些領域的關鍵技術,并從以色列進口反導、預警機等先進武器。
近年來,隨著印度武器采購“蛋糕”越做越大,俄羅斯、歐盟和美國開始在南亞次大陸上競相角逐。隨著競爭的加劇,雖然俄羅斯壟斷印度武器市場的風光已經不再,但總體而言,俄羅斯一直是印度重要的武器進口國,至今仍然為印度提供50%以上的軍火。
·軍隊的現代化能買來嗎
目前,印度在自研和引進的基礎上,已初步建立了由空間衛星系統、空中預警飛機和地面預警雷達組成的導彈預警系統。武器裝備的高技術化帶動了印度軍隊的編制體制調整。
最近,印度國防研究發展局宣布,印度已經完成了相關技術儲備,導彈防御系統計劃已經正式啟動,有望在今后5~6年內形成實戰能力。印度軍方在建設國家導彈防御系統方面顯得雄心勃勃,透露出“以外為主”來建設印度自己的“國土保護傘”的目的。
綜觀當今世界,尖端武器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軍事科技強國的手里。在這種情況下,像印度這種科技實力相對較弱的發展中國家,如果僅僅靠買,是無法買來軍隊現代化的。印軍未來現代化之路如何走,我們還是靜觀其發展吧。(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