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臺媒報道,臺灣所生產的輕兵器,經“軍火外交”方式提供給其所謂“邦交”國家使用,后因這些國家政權移轉,都以臺灣所生產的武器做為該國內戰的屠殺工具,臺灣儼然成了“軍火之王”。對此,臺當局防務與外交部門不愿證實或否認,有官員則說:“我們怎么知道過去的執政黨現在會淪為叛軍?”
據報道,有眼尖的臺灣軍事人員通過國際通訊社照片,發現利比里亞小孩手持臺灣產的65K2步槍,隨即搜集各國使用臺灣輕兵器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這些照片經《全球防衛》雜志主編鄭繼文及臺當局“國防部”軍備局官員證實,確為臺灣所產兵器。
對此,臺當局“外交部”官員表示,軍事交流并不屬于“外交部”業務,與“邦交國”軍事交流多由臺當局“國防部”派駐“外館”的武官負責;但“國防部”官員反駁說,每次軍火“外交”都由“外交部”提出,并經“國防部”情報次長室向“國防部長”報告后,再由“外交、國防”兩部向“總統”呈報,軍火“外交”最后核定權在“總統”,“國防部”只提供建議。
報道指出,其實臺灣早在20世紀70年代起,即秘密運用許多非正式的渠道向外輸出軍品與軍火。據臺灣軍方內部資料顯示,臺灣曾對多國輸出軍火及軍品,包括中東、大洋洲、亞洲、非洲、美洲、歐洲等地的國家與地區。輸出的裝備包括:鎮暴服、防毒面具、防護包、65K2步槍、T86步槍、T74排用機槍、手榴彈、各型彈藥及軍服等裝備。
臺灣軍方人士說,軍方曾對部分臺灣造輕兵器流入非洲、中南美洲及中東地區等國家,甚至成為該國內戰時的殺人工具,而在國際上招致不良名聲感到擔心;但為配合當局政治考量及軍事“外交”需要,軍方仍編列機密預算生產武器,以半買半送的價格,或以現成軍品直接“援助”第三世界國家,有些裝備則以零附件的方式,循裝備淘汰程序解繳至后備動員庫房,再秘密轉贈給其他國家。(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