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1月29日宣稱其導彈防御系統將在一年內實現“實戰化”,將幫助美國本土抵御來自敵方的導彈襲擊。這是近年來美國導彈防御系統進入實戰的最明確的時間表。導彈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戰略威懾武器,也是一些中小國家能讓大國“有所顧忌”的僅有手段。美國反導系統若真能奏效,全球政治軍事形勢必將出現“新的顫動”。有媒體30日報道稱,美國的這一宣布標志著“美國前總統里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終于將成為現實”。里根那個著名的計劃,將當年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推向了最高潮,同時也成為拖垮蘇聯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不過,30日也立即有專家對美國的這一宣布提出質疑,認為美國的反導試驗與實戰條件相距甚遠,“水分很大”,現有的技術不可能構成完備的導彈防御系統,美國做上述宣布的目的主要是加強戰略威懾,同時也是布什政府向美國納稅人的一種交差。
·美稱導彈防御系統已經成熟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導彈防御局副局長奧賴利是在華盛頓新聞俱樂部介紹美國導彈防御體系的現狀和發展時做上述表示的。他說,美國導彈防御體系將在一年內完全成熟,進入實戰化。不過,當導彈防御體系實現實戰化時,美國不會正式宣布,因為隨著美國導彈防御技術不斷成熟,實現實戰化是遲早的事情。
奧賴利說,最近一些年來,朝鮮和伊朗在遠程導彈方面的進展,加深了美國對可靠的導彈防御系統的需要。另外,去年夏天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之間的戰爭,同樣也凸顯了彈道導彈被“非國家力量”使用的危險性,因此,“我們必須防備所有突發事件”。
奧賴利稱,從現在起到2007年底,美國導彈防御體系的重點將是防范可能來自“無賴國家”的導彈襲擊,并擴大到對美國盟友的保護,加強它們防御短程導彈襲擊的能力。從2008年開始,導彈防御體系的重點將是防范“非常規威脅”。
路透社報道稱,1月26日,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末端高空防御系統”系統,成功攔截了一個從某駁船上發射的目標,這是該系統在夏威夷的“太平洋導彈靶場”的第一次試驗。奧賴利稱,自2000年以來,美國正在逐步建成一個包括海基和陸基攔截裝置及X波段雷達系統在內的導彈防御體系。美國在阿拉斯加部署有14個攔截系統,在加利福尼亞州部署了2個,到2011年前,美國計劃要在阿拉斯加部署大約40個攔截系統,并在加州部署4個。
奧賴利還稱,美國和波蘭已開始談判在波境內部署10枚陸基攔截器問題,同時有關在捷克境內建立地面先進雷達站的談判也在進行。當記者問及俄羅斯對此的反應時,奧賴利說,美國已就此同莫斯科對話,并要說服俄羅斯相信在東歐部署導彈防御系統也有利于俄。
·俄考慮政治和軍事應對
從上世紀80年代美國前總統里根宣布“星球大戰”計劃以來,對于反導系統的可靠性,科學家及各國安全界一直議論紛紛。很多人認為,那是美國人想廢掉世界所有國家“武功”的一種“狂想”。盡管近年來美國確實搞成了不少次導彈攔截試驗,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俄羅斯人對美國反導系統的嘲諷尤其尖刻。曾有俄評論家這樣說,俄羅斯只要把當初鎖在保險柜里為對付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彈道導彈對抗措施隨便拿出一兩項來,就能讓布什的導彈防御系統失效。
美國宣稱其導彈防御系統將在一年內實戰化后,俄《論據與事實報》、《生意人報》、新政網等對美國迅速做出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卡梅寧指責美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是一個戰略錯誤,稱俄將考慮政治和軍事建設方面的應對措施。
據俄媒體報道,俄從2006年起就開始部署機動型“白楊-M”導彈系統,今年還將部署3套,到2015年總共將部署69套“白楊-M”,結合其他洲際導彈體系,足以突破任何反導系統。
俄羅斯戰略核武器專家弗拉季米爾·舒姆巴索夫則認為,美稱其導彈防御系統是為了對付朝鮮和伊朗等國,但矛盾的是,如果美國真想保護整個歐洲,包括烏克蘭,美應努力部署部分反導系統到距離伊朗更近的地方,比如說土耳其,但現在美國卻將反導系統部署到俄羅斯的門口,由此看來,美拉東歐國家和烏克蘭搞反導合作并不像公開宣傳的不針對俄,而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美國想將世界拖入軍備競賽
美國導彈防御系統源于1983年美國前總統里根提出“星球大戰”計劃。1993年5月,隨著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美國在進行了新的戰略評估后,宣布終止“星球大戰”計劃。
一年后,美國防部還是成立了“彈道導彈防御體系辦公室”,并于1999年10月進行了首次導彈攔截技術試驗。不過,由于試驗多次失敗,克林頓政府對反導系統的“技術和實用效能”缺乏“足夠的信心”,于2000年宣布暫不部署“國家導彈防御系統”。布什上臺后,立即重新啟動了導彈防御系統計劃。
有分析人士稱,美國宣稱導彈防御系統實戰化,主要有兩大作用:第一是針對某些已經或即將擁有遠程導彈的國家,“嚇阻”這些美國所稱的“無賴國家”,不要對美國發射導彈。第二,更深層的考慮是針對那些可能對其霸權地位形成挑戰的國家。一旦導彈防御系統進入實戰化,目前國際安全格局的力量相對平衡勢必要被打破。照美國人的如意算盤,這些“挑戰國家”也許會跟進,從而形成一場新的軍備競賽。如此,美國便可以以其傲視群雄的國力,把對手拖得筋疲力盡——前蘇聯給它拖得分崩離析,便是例證。
·美國說法有水分
對于美國導彈防御系統將在一年內“實戰化”的說法,中國第二炮兵司令部軍研部研究員楊承軍3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他不認為這種說法是“嚴肅的”,他認為,這種說法以及美國所公布的導彈攔截測試數據水分很大,實際上,自從該計劃啟動以來,很多指標都沒有達到其宣稱的水平。楊承軍說,美國軍方搞的導彈攔截測試都是預先有準備的,包括導彈發射的時間、地點、飛行彈道等各種數據都預先做通報,而在現實當中,美國的“敵對國家”和恐怖分子當然不會提前通知何時何地要發動導彈襲擊。從技術上來講,無論是“愛國者”攔截導彈也好,還是其他導彈攔截系統,目前都沒有達到應對配備隱形技術、多彈頭導彈攻擊的能力,更別說同時對付來自多方的導彈襲擊。
楊承軍認為,美國做這種宣布時,政治的考慮多于科學的分析。美國一方面在造勢,宣揚美國受到導彈襲擊的威脅,美國太空安全受到強有力挑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自己下一步發展太空軍事找合理合法的借口。另外,美國希望加強對一些國家的威懾。目前,導彈攻擊技術在世界發展很快,太空也成為新的競爭點,美國很想繼續“鎮住”其他國家。還有一個因素,美國導彈防御系統實戰化將于2008年實現,恰好是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前幾個月,因此這一說法的出臺與美國國內政治顯然也有關系。
楊承軍認為,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無論達到何種水平,都肯定會對人類和平利用太空造成負面影響。它在帶一個壞頭,勢必會刺激新一輪的太空軍備競賽。除了俄羅斯,還有一些有能力的國家,比如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都會跟進,外太空從此將更不得安寧。
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也認為,從技術層面來分析,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真正走向“成熟”,并將在一年內實現實戰化,這種說法的可信度不高。導彈防御系統本身是一個相當復雜、精密、耗資龐大的工程,比起防御“飛機撞大樓”要復雜得多。目前,美國希望在東歐和亞洲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此時提出這種說法,是在試圖向其盟友說明威脅的確存在,推銷這種導彈防御系統。導彈防御系統已成為美國最昂貴的國防開發計劃。據美國防部估算,導彈防御系統將需要數以千億美元的龐大開支。由于美國軍火商先期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此時需要有買家來為此埋單。當然,美國的盟友也未必買它的賬。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就曾向日本推銷該系統,但是由于過于昂貴,日本沒有接受。(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