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擅長制造軍事新聞的臺灣當局,剛剛又提出了一個聽起來很響亮的軍事目標。據臺灣《中國時報》2月26日報道,臺軍今年將向美方正式提出采購空中加油機、增購電子戰機的要求,準備籌建一支“戰略空軍”。臺軍高層甚至狂言,空中加油機數量不用多,只要有一架,就足以對大陸發揮“戰略嚇阻”的作用。很長時間以來,臺軍幾乎所有重大的軍事決定都是針對大陸,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但臺軍所謂的“戰略空軍”到底是個什么概念,以及是否具有那樣出神入化的“嚇阻”能力,則令人感到十分好奇。為此,《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兩岸的軍方及媒體人士,請他們談談對這則新聞的看法。
·號稱要“讓攻擊三峽的飛行員活著飛回臺灣”
臺灣的“戰略空軍”究竟是個什么樣子,26日《中國時報》的描述很模糊,只是說“美方只要同意出售一架空中加油機”,就能警告解放軍“臺灣具備摧毀導彈發射架的能力”,同時“向美方增購一架EC-130電戰機,以彌補我方在偵測和干擾解放軍導彈雷達能力的不足”。
是不是只要增購了這兩樣武器,臺灣就算有了“戰略空軍”呢?一位臺灣軍事記者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臺軍方人士曾經不止一次和他談到組建“戰略空軍”的事。他說,所謂“戰略空軍”的概念,各個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標準。像美國空軍的目標是必須具備嚇阻潛在敵對國家的核打擊能力,因此美國的“戰略空軍”異常龐大,同時也具備核打擊能力。但是對臺灣空軍來說,只要是能延長空軍戰斗時間,同時具備電子戰能力就算是“戰略空軍”,因此目前這個概念所涉及的機種也就是電戰機與加油機。
這位記者說,他在與臺軍方人士的接觸過程中,了解到臺灣的目標實際是建立與新加坡空軍類似的“戰略空軍”。目前新加坡的“戰略空軍”部隊包括4架KC-135加油機與4架E-2C預警機。因為新加坡腹地相對狹小,用這4架空中加油機可以延長其F-16戰機的航程,即使在面臨鄰近國家突襲的情況下,也能嚇阻鄰近國家不要輕舉妄動。與新加坡類似,臺灣也具有戰略縱深小的特點,臺灣軍界的共識是所謂的“毒蝎戰略”,即“如果不能阻止你對我的第一波襲擊,也要有狠狠地蜇你一口的還擊力量”。
臺軍方人士說,擁有了擴大了航程的F-16,萬一哪天馬來西亞切斷對新加坡的食物與飲水管線的話,新加坡空軍就可用F-16去攻擊吉隆坡——臺灣空軍也想“比照辦理”。大陸有一些軍事專家也認為,一旦臺灣獲得加油機,臺灣F-16等戰機的作戰半徑就能達到北京和長江三峽,整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都在臺灣空軍威脅之下。而臺灣軍方人士稱,此前媒體報道過的臺灣空軍將以F-16戰機攻擊三峽大壩的說法,是將受命的F-16戰機機群,以“有去無回”的方式攻擊三峽大壩;現在,如果能夠購入空中加油機以空中受油的方式進行的話,這批攻擊戰機的飛行員就有可能活著飛返基地。
不過,這位臺灣軍事記者強調說,據他所知,臺灣空軍大多數將官并不愿意這樣做,他們認為這會導致臺灣各方面的直接毀滅。
·臺灣的“戰略空軍”離國際標準有多遠
那么,臺灣的“戰略空軍”是否真如其描述的那樣威不可擋呢?大陸的一位空軍軍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否認了這一點。他說,臺灣空軍即使擁有了一兩架空中加油機,擴大了其作戰半徑,但對大陸的“嚇阻”效果恐怕也非常有限。從作戰角度看,它靠什么來保證這區區的一兩架空中加油機和其他戰機在進入大陸上空后不被消滅呢?指望依靠一兩架空中加油機的支持就突破大陸的防空部署,這種“嚇阻”的基礎也太脆弱了。這位軍官同時質疑臺灣的“戰略空軍”是否夠格。他說,所謂“戰略空軍”,必須具備大規模的巡航打擊能力,必須能影響大的戰略格局,具體而言,戰略空軍起碼應該擁有作戰半徑非常大的對地攻擊飛機,諸如遠程大威力轟炸機或者殲擊機等。他強調,真正具備戰略攻擊能力的空軍通常都不提自己是“戰略空軍”,因為這從來不是一個清晰的概念,只有想從戰役、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的軍隊,才會用這個概念來標榜自己正在提高能力。
另一位大陸軍事專家也認為,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臺軍沒有轟炸機部隊,更別提遠程戰略轟炸機部隊了,僅僅依靠幾架F-16或者幻影2000,突破伊拉克的防空網或許可以(1981年6月,以色列8架F-16戰機曾奔襲1000多公里,用兩分鐘時間摧毀了伊拉克價值4億美元的核反應堆),但要想穿越解放軍強大的防空網幾乎不可能。
軍事專家介紹說,根據國際普遍認知,“戰略空軍”的全新定位應是:具備空天一體、攻防兼備、偵察與火力結合,并具有遠程精確打擊和投送能力。根據這一定義,放眼全球,擁有戰略空軍力量的國家屈指可數,也就是美國、俄羅斯和法國。其中美國戰略空軍實力最為強大,其裝備有B-1B、B-52等各種先進的戰略轟炸機133架,還有KC-10、KC-135加油機,E-8、EC-135預警機以及電子干擾機。俄羅斯雖然不復蘇聯時代的輝煌,但也保存了一支可與美國一爭高下的戰略空軍力量,目前共有圖-95MC6、圖-95MC16型以及圖-160型共78架戰略轟炸機,以及包括伊爾-78空中加油機、A-50E型預警指揮機等機型在內的戰略空軍力量。法國的戰略空軍司令部下轄執行核作戰的3個戰斗機中隊、1個戰略偵察機中隊和1個空中加油機中隊。由此可見,除了遠程戰略轟炸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乃至尖端的太空武器都成為一支戰略空軍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反觀臺灣空軍,除了在電子戰方面略有所長外,在遠程轟炸機、太空科技等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即使臺軍花了大力氣購入了空中加油機和電子戰飛機,所謂的“戰略空軍”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饑而已。
·美國會不會賣加油機給臺灣還難說
對于《中國時報》有關臺灣可能籌建“戰略空軍”對大陸進行戰略阻嚇的報道,臺灣一位資深媒體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其實算不上什么新鮮的消息,臺灣向美國購買電子戰機與加油機的提議很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批準出售F-16戰機給臺灣后,就有臺軍將領提出這一要求,但是美方基于戰略考慮,當時并未同意。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后,由于推行“臺獨”路線,美國更是不太愿意將這些機種出售給臺灣。上月大陸進行反衛星試驗后,臺灣空軍將領認為,在這個時刻提出采購需求,美方應當會同意,所以才又一次拋出這個議題。大陸有學者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則認為,臺灣提出“戰略空軍”的背景,無非是本月23日,幾名美國親臺的智庫學者和國防專家在華盛頓的一個座談會上鼓吹臺灣發展戰略嚇阻力量的必要性,而遠隔萬里的臺灣當局也一如既往地拿起雞毛當了令箭。
這位臺灣媒體人說,臺灣建立“戰略空軍”,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實現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吨袊鴷r報》的報道稱,是美國智庫人士建議臺灣要買加油機等能阻嚇大陸的武器,不知道那是什么樣的美國智庫人士?難道他們不了解美國對臺軍售的基本限制嗎?按照美國的《與臺灣關系法》,美國只能賣給臺灣防御性的武器,而絕對不會把進攻性的武器出售給臺灣,這一點,美國是非常明確的。空中加油機恰恰屬于進攻性武器的范圍,臺灣都喊了快20年了,美國同意了嗎?這樣的報道只能糊弄不了解情況的臺灣老百姓。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那位大陸空軍軍官認為,美臺之間再次出現有關加油機的買賣輿論,其真正側重的,應當還是臺灣對美軍購案的突破,實際軍事意義并不大。
但也有軍事學者對此持保留看法。理由是向臺灣出售F-16戰機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曾經表示,雖然美方封閉了售臺F-16戰斗機機背上的硬管受油接口,不過,令人玩味的是,在飛機蒙皮下面的受油管線卻予以保留,臺軍如想恢復空中加油能力,其實也很方便?!吨袊鴷r報》的報道也說,臺灣空軍目前已有兩名赴美受過空中加油訓練的“種子教官”,美方當初同意臺灣飛行員接受該項訓練,是為日后提供臺灣空中加油機或戰時支持空中加油機“預留伏筆”。而按照新加坡空軍的先例,購4架KC-135加油機花了2.8億美元,4臺電子戰機總價估計也在4億美元左右,這對美國來說,可是一筆不肯輕易放過的好生意。(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