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伊朗核問題一直牽動著全球的神經。5月8日,俄羅斯、中國、美國、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等六國外長在紐約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會議,以協調立場。同一天,伊朗方面透露,該國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第一次寫信給美國總統布什,就美伊兩國間的分歧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六國外長尋求共識
據法新社報道,連日來,伊朗核局勢日趨緊張。在美英法先后表態,要求盡快通過聯合國安理會表決解決伊朗核問題后,伊朗議會5月7日也警告說,如果美國繼續施壓,伊朗將被迫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8日,六國外長共同討論伊朗核問題,希望就如何應對伊朗鈾濃縮活動達成共識。美國國務卿賴斯將主持這次磋商會議,據悉六國外長將在一個工作餐會上會面。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點是如何應對伊朗反復拒絕聯合國要其停止鈾濃縮活動的行為,另一重點就是對英、法提出的決議草案內容做進一步討論。由于“五常”在5日的閉門磋商中沒能就該草案內容達成一致,這次外長會議為繼續消除分歧提供了新機會。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博爾頓此前透露,8日的外長級會議將會討論“阻止伊朗獲得核武能力的長期政策”。博爾頓說:“我認為他們的討論是在假設英法決議能夠在下周得以通過的基礎上,然后會議各方才可以依據這個決議討論對伊朗的下一步的行動!
目前,安理會15個理事國正在討論英法提交的伊朗核問題決議案。英、法兩國常駐聯合國代表5月3日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一份決議草案,該草案措辭嚴厲,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要求安理會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采取行動。
《聯合國憲章》第七章規定,當國際和平遭到威脅或發生侵略行為時,安理會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其中包括經濟制裁和軍事手段,來促使國際社會的意愿得到執行。
盡管草案沒有具體說明“進一步行動”意味著什么,但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明確表示,草案就是對伊朗的最后通牒,如果伊朗不按照要求立即停止所有與鈾濃縮有關的活動,肯定將面臨安理會的制裁!
俄羅斯、中國等國家認為,制裁甚至以軍事行動威脅伊朗并非最好的選擇,這份決議草案必須經過重大修改,否則不會得到兩國的支持。
《獨立報》8日還報道說,俄羅斯擔心這份決議草案將是“邁向戰爭的第一步”。俄羅斯外交部副外長謝爾蓋?基斯利亞克6日也表示,這一決議案“需要進行大的修改”。
盡管安理會內部對英法草案一直存在分歧,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約翰?博爾頓7日表示,他相信本周內能就決議案舉行投票。但媒體普遍認為,8日的六國外長磋商中,重點將就是否把決議案付諸表決展開商議,這可能又是一輪漫長的折衷和妥協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上任的英國女外交大臣貝克特將首次參與如此重大國際政治問題的商討。5月5日,在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內閣重組中,原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大臣貝克特接替斯特勞出任外交大臣。
***內賈德首次致信布什
面對核問題眼下的局面,5月8日,伊朗政府發言人吳拉姆?侯賽因?埃爾哈姆透露說,該國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已經寫信給美國總統布什,就美伊兩國間的分歧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據美聯社報道,埃爾哈姆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們說,這封信將經由瑞士駐伊朗大使館轉交給美國方面。
埃爾哈姆說,內賈德在信中“為解決國際問題和目前脆弱的世界局勢”提出了“新的方案”。不過他沒有說明信中是否有涉及伊朗核問題的內容。據悉,這也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以來,伊朗總統首次寫信給美國總統。
***伊朗頻頻展開外交攻勢
除了給美國總統寫信商議新的解決方案外,在核問題上壓力日增的伊朗近期還展開了對鄰國的外交攻勢。
據美聯社報道,5月8日,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首席核談代表拉里賈尼造訪土耳其,并將同土耳其總理、外長、國家安全委員會領導人等政府高級官員進行會晤。
而上月,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則訪問了美國在海灣的重要盟友科威特,并揚言海灣國家不會允許美國利用其領土攻擊伊朗。前段時間,拉里賈尼也剛剛訪問了另一個重要的海灣國家阿聯酋。
分析人士認為,拉里賈尼這次又出訪美國盟友、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是希望在當前美國對伊朗核問題不斷施加壓力的局面下,通過展開鄰國外交,爭取鄰國的支持和理解,緩解緊張的安全局勢。
作為伊朗的鄰國,土耳其在對待伊朗核問題上一直采取區別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折衷政策,在多個場合表示理解伊朗和平發展利用核能的愿望,但同時敦促伊朗政府同國際社會合作,進行透明的核活動。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說,此次拉里賈尼訪土期間,土耳其會繼續敦促伊朗盡快同國際社會在核能開發上進行透明的合作。(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