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聯合國難民署8月22日表示,黎巴嫩南部大部分民眾已返回家園,但基礎設施的毀壞和未爆炸彈的威脅使他們的生活面臨巨大困難和危險。對此,一國際人權組織8月23日指責以色列轟炸黎巴嫩民用設施是蓄意而為,犯下了戰爭罪行。
·中國駐黎工兵力排未爆炸彈
據聯合國網站新聞中心報道,聯合國難民署說,逃到敘利亞的17萬黎巴嫩難民現在已有14.6萬人越過敘黎邊境返鄉。另據黎巴嫩政府統計,黎境內背井離鄉者也有97%重返家園。
但是,這些難民回來后卻發現他們的家園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有些村莊甚至幾乎被夷為平地。即使在受破壞程度不那么嚴重的居民區,由于基礎設施被毀壞,供電完全中斷,供水相當緊張,衛生條件惡劣,藥品也嚴重不足。
而那些未爆炸的炸彈更是嚴重威脅著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聯合國難民署工作組發現,即使在利塔尼河以北地區,很多橄欖樹園、煙葉田和仙人掌種植園里,都散布著沒有爆炸的集束炸彈的子炸彈。
當阿里·米赫迪回到她在黎巴嫩南部的家中時,在臥室里發現一枚未爆炸的以色列炸彈,重達450公斤。這枚炸彈從房頂直穿而下,一半深深地插進地板里,差點擊中房內的電視機。
米赫迪說:“我在等待抵抗力量(真主黨)把它搬走,而且我還有許多其他困難,沒有錢,沒有工作,我丈夫兩年前去世了。”
為了當地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自黎以停火以來,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的中國工兵部隊一直在努力排除未爆炸彈。據專家估計,從交通要道緊急清理掉這些未爆彈藥至少需要3個月,然后還需要至少6個月進行全面清除。
·國際組織譴責以犯“戰爭罪行”
大赦國際8月23日指責以色列蓄意轟炸黎巴嫩民用設施,違反國際法,犯下戰爭罪行。這個人權組織說,轟炸黎巴嫩的民宅、橋梁、道路和水電設施是以色列在這次戰爭中的戰略之一。該組織呼吁聯合國盡快對作戰雙方是否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進行獨立調查。
該組織在報告中指出,從7月12日到8月14日,以色列對黎巴嫩7000個目標進行了7000次轟炸。與此同時,以色列海軍又進行了2500次轟擊,以軍炮兵則向黎巴嫩南部傾瀉了無數的炮彈。這些轟炸導致1100人死亡,其中1/3是兒童,另有4000多人受傷,97萬人逃離家園。
黎巴嫩政府估計,包括飛機場、發電站、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在內的31個關鍵設施以及80座橋梁和94條道路完全或者部分被摧毀,25個加油站、900多家企業、3萬房屋、辦公室和商店被夷為平地,損失高達35億美元。
對此,大赦國際在報告中指出:“以色列政府發言人一直堅稱他們打擊的是真主黨陣地及其支持設施,對民用設施的破壞是偶然的,或者是因為真主黨把民眾作為‘人體盾牌’,但這種進攻的方式和規模,以及民眾傷亡數量和民用設施的破壞程度,令其辯護空洞無物。”
·以色列繼續封鎖黎海空
盡管如此,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22日表示,以色列目前不準備解除對黎巴嫩領海和領空的封鎖。
奧爾默特22日在會見聯合國特使拉爾森時說,應該派遣一些國際部隊駐扎在邊界路口和貝魯特機場,阻止真主黨獲得軍火補給,這樣才能使以色列取消對黎巴嫩的海空封鎖,在此之前,以色列不會解除封鎖。
拉爾森表示,大約2000名黎巴嫩政府軍已經部署到黎敘邊境,希望以色列盡快解除對黎巴嫩的封鎖。他說,有跡象表明,黎巴嫩高級官員會要求國際部隊部署到黎敘邊境。
·阿薩德拒絕與以談判
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反對以色列提出的在黎巴嫩與敘利亞邊境部署國際部隊的要求。他說,這將有損黎巴嫩的主權,破壞黎巴嫩的自治,是一種敵對行動。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8月22日在接受迪拜電視臺采訪時還表示,在以色列從薩巴阿農場撤軍前,他不會與以色列進行談判。此前,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說,只要以色列繼續占領著薩巴阿地區,黎巴嫩政府就難以迫使真主黨解除武裝。
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要求解決有爭議的薩巴阿農場地區的問題。薩巴阿農場位于黎巴嫩、敘利亞和以色列三國交界處,敘利亞1964年確認薩巴阿農場屬于黎巴嫩,但以色列2000年5月從黎巴嫩撤軍時沒有交還薩巴阿農場。(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