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6年是中國外交關系的又一個豐收年,也是“中國外交上的非洲年”。在2006歲末臨近之際,中國駐南非大使劉貴今接受了本網記者采訪,對南非局勢、中國與南非關系以及國際局勢等問題進行了回顧和點評。
***中國與南非關系大豐收
劉大使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今年的中國與南非關系:2006年中南關系大豐收,這是個切實的豐收年。
劉大使說,今年是中國打開與非洲關系50周年紀念,意義十分重大。中國政府在1月份公布了對非政策白皮書,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后訪問非洲,后來又召開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這是新中國外交史上首次有這么多的非洲國家領導人聚集北京,為中國與南非進一步加強政治、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相當好的大環境。
從南非自身情況來看,2006年南非國內政局比較平穩,在調解地區和平方面扮演了積極角色,尤其是在調解剛果(金)沖突,幫助其組織大選等問題上,南非政府做出了突出貢獻。由于政局的穩定,南非2006年的經濟發展是很不錯的,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政治與經濟的穩定為中南關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大使指出,今年前10個月中國與南非貿易額已達到78.8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今年年底更是有望超過90億美元。同時雙方的投資都有增加,中國與南非的貿易合作取得了實質性發展。此外,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中國駐南非大使館和南非藝術文化部在南非舉辦的“2006感知中國·南非行”大型系列活動也在南非掀起了一股熱潮。這次活動通過展覽、演出、主題演講、電視等形式,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兩國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展望2007年,劉大使希望中國公司能在南非促成大項目建設;乘著中非論壇的東風,推動雙方投資增長(目前南非對中國投資大于中國對南非投資);增加兩國交往,尤其是民間交往,讓文化和媒體形成互動,令雙方更好地了解對方的國情、優勢和困難。
***南非國內熱議中非論壇
今年11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無疑是中國與非洲外交關系中的一大亮點。談到這一點時,劉大使告訴記者,中非論壇在南非國內產生了積極、廣泛的影響,已經成為公眾的熱議話題。特別是11月5日舉行圓桌會議那天,通過中央9臺的連線直播,南非的學者、商界對這次會議予以了極大關注和很高評價。南非絕大部分媒體對這次論壇的評價也是正面的、積極的。
劉大使指出,中非論壇為南非提供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而不是挑戰,這一點在南非公眾中得到了普遍認可,此外,中國的發展也為南非提供了極好的借鑒。南非總統姆貝基高度贊揚了中非合作論壇,他指出,中國的人均GDP約為1000多美元,南非的人均GDP約為5000多美元,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還向非洲伸出援助之手,南非就更應當向非洲其他貧困國家提供援助。
***中國在南非的國際形象總體是好的
身為駐外大使,劉貴今大使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有著更深的體會,對于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大國形象,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劉大使表示,總的來看,中國的國際形象是很好的,在南非也是如此。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加入WTO,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掀起旅游、經商潮,中國人的勤勞、友善、簡樸形象給南非人民留下了好印象,得到了他們的贊揚。
但是,劉大使指出,也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中國商人或公司不守信譽、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給兩國貿易帶來不良影響。有些中國代表團的不文明形象,比如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等等,也給當地人民留下不好的印象。
劉大使說,他希望兩國在2007年,無論從經貿發展來講,還是從外交關系來講,都應當繼續發揚好的方面,同時改善不良方面,進一步樹立、傳播我國的良好形象。大使認為,最主要還是依靠中國政府的政策和外交手段,推動兩國關系的健康、和諧發展。
***關注華人在南非安全問題
目前,來南非做生意的華人日益增多,華人為南非帶來商機,但是社會治安卻不夠理想,不時傳出華人遇襲事件。如何保證華人的安全呢?劉大使特別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指出,社會治安問題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并非針對華人,比如社會整體貧困、失業率高、允許合法擁有槍支、警力不足等。此外,大量鄰國移民的涌入也是造成南非安全狀況差的因素。
劉大使表示,近期發生的一些華人遇襲事件已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大使館已經對在南非華人展開宣傳,提醒華人提高警惕,采取一定預防措施,比如避免大量現金交易等。同時使館方面也加強了對僑民的保護,并與南非相關部門合作,切實保證華人在南非的安全。
***大使寄語: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泰
在采訪臨近尾聲時,劉貴今大使為祖國和人民送上了新年祝福。劉大使說,自己駐外五年多,每每讀到、聽到國內的好消息,或是在電視上看到國內欣欣向榮、穩步前進的發展局面,都發自內心地為祖國感到驕傲、感到高興。
劉大使說,他深深感謝祖國人民對外交工作的支持,尤其是對非洲外交工作的支持,這一點在北京舉行中非論壇期間感受最深。如今,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劉大使祝愿祖國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繁榮昌盛,沿著構建和諧社會的方向繼續前進,并祝福全國人民幸福、安康。
(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