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2006歲末,中國駐埃及大使吳思科接受了本網記者采訪,對埃及局勢、雙邊關系以及國際局勢等問題進行了回顧和點評。
記者:請您談談2006年埃及的局勢,您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對埃及的影響是什么?
吳大使:埃及是中東、北非地區的大國,在地區乃至全球事務中發揮著獨特影響。埃及長期致力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在推動全面、公正、合理地解決巴以、黎以、達爾富爾、伊拉克問題中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為實現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不懈努力。
2006年是埃及歷史上第一次進行總統直接選舉后穆巴拉克總統開始新一屆任期的第一年,在中東地區局勢持續動蕩的情況下,埃及保持局勢穩定,經濟穩步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埃及政府為提升綜合國力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埃及政府把深化經濟改革作為工作的重點,受到廣泛關注,并取得一定成效。因應形勢發展變化,埃及議會還對憲法進行一些修改,鼓勵民眾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促進民主化進程。
記者:請您回顧一下2006年中埃關系,您認為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如何進一步發展雙邊經貿、外交關系?
吳大使:1956年,中國同埃及建立外交關系,開啟了新中國與非洲國家和阿拉伯世界建交的先河。今年恰值中埃建交50周年,是兩國友好關系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雙方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溫家寶總理今年6月成功訪埃,穆巴拉克總統11月初第九次訪問中國并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中埃戰略合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一)中埃政治基礎更加堅實,雙方在聯合國改革等國際事務中協調配合更加密切,積極推動中阿、中非合作,中國支持埃及的國家建設及在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埃及恪守“一個中國”的原則立場,在臺灣問題上給予中方堅定支持。(二)經貿合作蓬勃發展。今年1-10月,中埃雙邊貿易額達到25.99億美元,同比增長49.99%,相信今年雙邊貿易額必將創歷史新高,雙方正致力于2010年貿易額突破50億美元,這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也是兩國共同的期盼。(三)兩國文化、教育領域的交往為共同促進世界各種文明間的交流和對話搭建了橋梁。為慶祝中埃建交50周年,中埃藝術家聯袂在金字塔腳下成功舉辦“手拉手”大型文藝晚會,反應強烈。越來越多的埃及知名學府開設中文系,“漢語熱”、“中國熱”在埃及蔚然成風。
中國奉行的內外政策和外交實踐贏得了埃及等國家的信任。埃及借鑒中國發展模式和經驗、加強與中方合作的愿望迫切,感知中國、了解中國、借重中國在埃及漸成風氣。長城腳下的中國和尼羅河畔的埃及這兩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國家正迎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友好合作、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目標,也把兩國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記者:身為駐外大使,您對目前中國的國際形象如何評價?對于進一步提高中國的大國形象,您有何建議?
吳大使:我從事外交事業30多年,目睹了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的全過程,親歷了其間祖國發展對外交工作帶來的巨大積極影響,真切感受到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隨著經濟平穩快速地增長,綜合國力日益提高,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向世界展示著友好、謙和、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中國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在今后國家建設的征程中,中國人民將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祖國的發展成就讓我們引以為豪,祖國的強大是我們做好外交工作的根本保證和堅實后盾。
記者:臨近歲末,您最想對祖國人民說些什么?您對祖國有哪些新年祝福?
吳大使: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謹代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全體同仁,向海內外炎黃子孫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和良好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籌我們的多項工作,牢記外交為民,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國家的興旺發達、祖國外交事業及中埃戰略合作關系發展做出貢獻!
(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