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日聯合新聞公報》是一個標志著中日關系轉入新階段的文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文件闡明了中日關系新階段的指導方針與原來階段指導方針的關系。文件確認將繼續遵循《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的各項原則,強調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強調在臺灣問題上,日方堅持在《中日聯合聲明》中表明的立場。
其次,文件表明雙方就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內涵達成了共識。去年10月安倍首相訪華時,向中國提出建立“戰略互惠關系”,中國接受了這一提法,但當時其內涵的規定性未得到充分討論和確認。如今,中日領導人終于就戰略互惠關系的內涵達成了共識。
從文件看,戰略互惠關系具有四大特點。
一,原則性。雙方明確: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出發點,在于“共同為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建設性貢獻”。
二,全面性。雙方同意:“全面發展在雙邊、地區及國際等各層次的互利合作”,合作領域涉及政治、經濟、防務、人文交流,以及在應對地區與全球性課題方面的協調與合作。
三,共益性。雙方要求:在合作中,相互獲得利益并擴大共同利益,藉此推動兩國關系發展到新的高度。
四,務實性。雙方決定:為構筑戰略互惠關系開展具體合作,并明確了在“加強對話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加強互利合作”、“地區和國際事務合作”等三大方面的具體合作內容、合作方法、合作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顯示,此次在東海問題上,雙方也達成了某種共識。去年1月,兩國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共識,但在具體方案上,仍存在原則分歧。如今,雙方確認了“作為最終劃界前的臨時性安排,在不損害雙方關于海洋法諸問題立場的前提下,根據互惠原則進行共同開發”的原則。
《中日聯合新聞公報》的發表,是溫總理訪日的一大成果,為中日關系穩定而順利地向新階段轉變,規定了方向,奠定了基礎,預示著中日關系美好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