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法國巴黎和這個國家的其他地方都具有迷人的魅力。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就開始為法國文化而著迷。小說家巴爾扎克為我開啟了現實主義流派之門,而維克多·雨果則為我打開了浪漫主義流派的大門。我閱讀過他們所有的小說。
事實上,報考大學時我最初申請就讀的是法語專業,而令我感到非常失望的是,我們學校的英語系卻搶先一步選擇了我。最終,我選擇了法語作為第二外語。我已記不清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到過巴黎多少次。但是我知道,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大多數的市郊景點,對我來說都是那么的熟悉。
我最大的夢想之一就是能夠和我的太太一起共游巴黎。她也曾多次訪問這個美麗的城市,但我們倆卻始終沒有機會在浪漫的巴黎相遇。
對于這個國家、這個城市、這里的文化和人民,我都非常的了解和熟知,這也是我特別關注奧運火炬在巴黎停留的原因。
傳遞奧運火炬的使命,是在團結、友好的名義下,拋開一切分歧,向全世界傳遞和平團結的精神,而這一直是我們所秉承的信念。
在全球化加劇的過程中,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顯得尤為關鍵和重要。
但是,幾天前,當奧運火炬到達倫敦和巴黎的時候,奧運精神卻遭到了反對分子的扭曲,而當地媒體的惡意渲染使情況變得更糟。
這些媒體在遠離我們國家的土地上,對這些事件大肆渲染,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我擔心的是,媒體對事件的片面描述會對公眾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問題是:這會不會播下仇恨的種子呢?
傷害容易愈合難。
火炬傳遞的目的是要把人類凝聚在一起,而不是分裂人類。人類必須共同而不是單獨地處理突發事件和關系到共同利益的事件。這就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所蘊含的意義。
巴黎的火炬手們由數百名防暴警察和數十輛警車和摩托車護送。出動這么多警力是前所未有的。可悲的是,在火炬傳遞的過程中卻必須這么做。抵制北京奧運的言行和媒體有偏見的報道依然在繼續。他們到底想要傳遞怎樣的信息呢?
(作者:曲瑩璞 中國日報副總編輯 北京奧運火炬接力新聞發言人 原文為英文,李華清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