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昨天,2007新春民族音樂會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奏響,譚利華、廖昌永、石叔誠、劉維維、陳軍、馮曉泉、曾格格等人,分別在下午和晚上為觀眾獻上兩場音樂盛宴,包括為2008年奧運會忙碌的工作者。
今年音樂會的主題是"獻給奧運工作者的華彩樂章",是歷年來水準最高、陣容最強大的一次。今年還有一個新特點,那就是音樂元素豐富。以往的新春民族音樂會都是純粹的民族音樂、傳統(tǒng)民歌,今年則稱得上是中西會合、古今聚首。從樂器上分,既有鋼琴,又有二胡,馮曉泉、曾格格是雙管樂協(xié)奏;從音樂形式上來說,既有劉玉玲的河北梆子,又有廖昌永的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選段;從年代上分既有新創(chuàng)作的合唱《奧運北京》,又有經(jīng)典曲目《絨花》。音樂會總監(jiān)譚利華說,音樂元素豐富了,觀眾聽起來才更過癮。
過癮不過癮,從觀眾的表情上就能看出來。馮曉泉夫婦的雙管樂協(xié)奏《雪山》,采用了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插曲,有濃厚的西域色彩,時而純凈清冽如高山雪水沁人心脾,時而歡樂明快讓觀眾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揚;演奏家陳軍手中雖然只有一把小小的二胡,卻一會兒拉出氣韻激昂的《戰(zhàn)馬奔騰》,一會兒又是幽然婉轉的《良宵》,觀眾甚至等不到演奏結束就開始鼓掌。著名歌唱家、有著全球第一男中音美譽的廖昌永的出現(xiàn),掀起了整場音樂會的最高潮。當他演唱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的選段《快給大忙人讓路》時,天賦的好嗓音和風趣幽默的表演讓觀眾的眼睛和耳朵都得到了極大的享受。第二個曲目《絨花》演唱結束后,除了長久的、熱烈的掌聲外,還有觀眾大喊"再來一個"。
音樂會在《春節(jié)序曲》中完美收官。演出后音樂指揮譚利華疲憊地倚在休息室的沙發(fā)上。他說,從上午11時開始排練,到下午和晚上各兩個半小時的演出,這在他多年的演出生涯中也不多見,他只能靠間歇時的短暫休息恢復體力,力求用最飽滿的精神面對觀眾。如何將新春民族音樂會打造成一個成功的品牌?譚利華建議,應該把演出時間挪到中秋節(jié),避開競爭激烈的新春檔期,避開已經(jīng)運作成熟的新年音樂會,還能避免觀眾的審美疲勞。
編輯:富文佳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