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防大學喬松樓少將

中國軍隊殲-11戰機編隊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7月20日上午,國防大學喬松樓教授作客中國網“中國訪談”,與廣大網友一起暢談高技術戰爭與我軍國防現代化建設,并為大家描繪了一幅未來高技術戰爭的場景。
喬松樓說,未來的戰爭從作戰方式來講,戰略戰役戰術技術層次多,發展快。所以,通俗地講,打贏未來戰爭要抓好五個關鍵:打擊、反應、偵查、防護、控制,概括起來五句話:偵查立體化、打擊精巧化、反應高速化、防護綜合化,控制智能化。
·海陸空與外層空間:全天候偵察與反偵察
偵查立體化。喬松樓說,先從偵查人員起,首先是看到敵人才能炸,而現在的敵人不像過去那么大規模的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現在的敵人不知道在哪兒,非現實戰爭,非接觸戰爭。非現實就是分布在前線還是后方,非接觸就是看不到敵人就要打。當然,看不到敵人是肉眼看不到,得考慮技術手段來找到他,這就牽扯到偵查手段先進。
從地面偵查到海上偵察,到空中偵查,到空間偵查,另一種說法就是航天技術,或者叫航天偵查,整個是陸地、海洋、空中、空間與外層空間,整個偵查立體化,就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位都能看到。
喬松樓提及了一個“全頻譜”的概念。喬松樓說,“頻譜”是一個技術術語,從可見光到肉眼看不到的晚上,儀器設備能夠探測到,到無線電波到微波各個譜段,全天候風雨無阻,全天時晝夜不停,再加上“一化”叫做經常化。現在技術發展了,打高技術戰爭,信息化戰爭和過去作戰一個重大的不同是不知道在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已經把你的什么情況給搞走了,這是現代作戰和傳統作戰一個重大的不同。
喬松樓指出,過去有平時戰事,而現在平時戰事的概念也模糊了,因為平時敵人可能就把情報給做了,而且隨時在跟蹤,馬上有變化就會采取技術手段,對一個地方進行微型拍照,三天以后又拍照一次,把上一次拍下來的照片和這次拍下來的照片目標相同的兩塊一對照全都去掉,剩下的就是新目標。
這就有了一種可能,衛星周而復始、晝夜不停地繞著地球轉,過幾天對同一個目標再照一次,這樣的話每一個新目標都會被關注,不是什么目標都關注,只關心和關注新出現的目標,看敵人運用的是哪一種。再加上經常化,經常化就是你沒有準備好而敵人已經準備好了。你沒有打仗他就已經為打仗做好準備了,這個非常可怕。所以,我們也必須隨時做好這種準備,實行即時偵察。
喬松樓講解道,“即時偵察有兩層意思:第一,做好被別人每時每刻偵查的準備。就像天上有眼,每時每刻敵人都在盯著你。第二,我們也得讓自己具備這種能力,每時每刻盯著敵人,尤其是潛在的敵人,看他們有什么發展,這就是偵查手段獲取的不同,因為技術發展了。”
技術發展了以后偵查仗要打,怎么打?喬松樓說,傳統的作戰,為達目的不惜代價,打仗不算帳,能贏就行。而現在打高級信息化戰爭,要先算帳后打仗。算有多少枚導彈,襲擊了多少個目標,100個目標,打了70個,剩下30個,我第二次打擊的時候擊毀多少個,擊毀了25個,剩下5個。第三次只瞄準那5個來打,所以不光是打擊,還要進行作戰效果評估,算算我付出多大代價,獲得多大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