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收納的中國文物數目,屬全球最多之一,蔚為奇觀,但華裔學者董臨福(譯音)著書,指館內數百件中國文物是加拿大神職人員于1920至30年代中國內亂時偷運出來的。
據香港《文匯報》21日援引加拿大媒體報道,董臨福的書名為《Cross Culture and Faith》(跨文化與信仰),由多倫多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稱負責偷運的是1960年逝世的加拿大圣公會主教懷特。1924年,當時51歲的懷特于河南傳教,承諾替博物館在中國擔當買手,一做便是10年。
懷特在華期間涉嫌觸犯1930年通過的一條法例。該法例嚴禁中國文物外流,但董臨福在書中指摘懷特沒理會法例,靜悄悄的募集文物,1934年返加時賣給博物館。
董臨福指懷特偷運文物的方法有兩種:藏在其它傳教士的行李中,以及派人帶文物在乘客流量低的火車站登車,自己則在繁忙的火車站上車,行“調虎離山”計以避開檢查。
博物館的高層職員表示,懷特有向中加兩國海關申報文物,上海當局檢查后批準將文物運出中國,加拿大方面亦批準入境。
館方稱中國政府從沒要求館方歸還文物,并指從沒有和懷特簽訂任何協議,雇用對方為買手。但懷特1934年返國后,即成為博物館首名遠東文物部館長,館內更設有“懷特主教展館”。
其實董臨福并非第一個指摘懷特竊取中國文物的人,早于1953年中國已有主教指摘懷特是盜墓者。另外一本1986年出版的書亦揭發懷特與當時的館長合謀,要在中國內亂時盡量運走文物。(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