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冒牌產品 豫贛鄂等也有同樣病例 樣本已送國家鑒定機構
三鹿集團稱產品“沒質量問題” 甘肅省衛生廳介紹調查進展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9月8日,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醫院泌尿科又接收了一名8個月大,來自該省岷縣的患有“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癥的嬰兒,這是該院三個多月來接受的第14名患有同樣疾病病例。
到目前為止,對于嬰兒患病的原因還沒有調查清楚,但是這些家長們反映孩子們出生后一直都在吃名為“三鹿”牌的奶粉。患病嬰兒的家長們懷疑說:“或許和當年安徽阜陽的空殼奶粉致嬰兒成為大頭娃娃一樣,這次的罪魁禍首也可能是奶粉。”
記者昨日還了解到,10天前湖北省同濟醫院小兒科也接收了三名患有腎病的嬰兒。這三名分別來自河南、江西和湖北的患兒家長也反映嬰兒食用的是“三鹿”牌奶粉。
目前尚不知患兒所使用的奶粉是否為假冒偽劣產品。河北三鹿集團傳媒部對早報記者表示,已派出工作人員赴甘肅調查,當地質檢部門對該集團奶粉的檢驗顯示沒有質量問題。
不排除出院還有后遺癥
解放軍第一醫院泌尿科已經接受了14名患腎結石的嬰兒,到昨日為止,有6名在手術后康復出院,其余8名仍在醫院治療。
該院泌尿科首席醫生李文輝介紹說,該科是在6月28日收到第一例嬰兒患“腎結石”的病例。在3個月時間里,陸續共有14名嬰兒因患同樣的疾病住院。
據了解,這些嬰兒進院時病癥基本上都到了中晚期,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險。他們共同的病理特征表現為都是一歲以內的嬰兒,且癥狀表現為雙腎多發性結石,剛來的時候都是急性腎衰竭。”
經緊急治療后,目前8名嬰兒已經脫離了危險,但是仍需住院兩到三周進行觀察治療。至于嬰兒出院后會不會有后遺癥?李文輝說,目前時間比較短還不能排除這種可能,要經過以后的隨訪和兩三個月復查后才能確定。
罪魁指向“三鹿”奶粉
據李文輝介紹,經過檢查后發現,這14名嬰兒中有90%以上為尿酸胺結石,這種情況在結石中非常少見,一般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多見于兒童和老人的膀胱結石。而經過進一步檢測,醫院推測這14名嬰兒是由于攝入的脂肪和蛋白含量比例失調,引起體內嘌呤堿代謝異常,繼而產生尿酸和尿酸鹽結晶,在上尿路梗阻后形成腎結石,導致腎衰竭。
醫生們注意到,這些患病嬰兒在沒有母乳之后,都使用了品牌為“三鹿”的奶粉。李文輝分析說,因為這些嬰兒最主要的食品來源就是奶粉,且都是長時間使用同一品牌的奶粉,“因此不排除與奶粉有直接的關系。”
小李8個月大的兒子也是患嬰之一。小李說,兒子自從出生后因為沒有母乳就一直吃“三鹿”奶粉,每400克一包賣18元,但奶粉具體什么品種記不得了。孩子七八個月時每4天就要吃一包。“一直這么吃,也沒有想到會出問題,最近一段時間就發現孩子尿不出來。”據小李介紹,在他家附近也有幾名嬰兒和他兒子患同樣的病。
目前有7名患兒的父母聯名寫下了申請書,上書甘肅省衛生廳,要求徹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