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消息:在非洲國家肯尼亞北部,生活著一個只有8400人的小民族——薩布魯族。在外人看來,這個以游牧生活為主的民族,不少習俗都很奇異。
薩布魯人的最大特點,也許就是他們對牛羊的態度。盡管他們飼養很多牛羊,卻很少吃牛羊肉,一般只在舉行重大活動時或在干旱季節才宰殺牛羊作為食物。
他們的第二大特點是對男人的約束。在薩布魯人內部,處于不同年齡段的男子,會被劃入不同的階層。與此相適應,一名成年男子,首先要成為一名為部落利益而戰的“準戰士”;經過5年的歷練后,他才能成長為真正的“戰士”;而此后,他還要奮斗6年,才能娶妻生子。
薩布魯人的第三大特點,就是他們的婚禮。在舉行婚禮的當天早晨,新娘會先行割禮。之后,新郎會在同齡伙伴的陪伴下,帶著公牛、母牛和綿羊前來娶親。但直到此時,新郎仍不知自己能否“變身”為女婿——新娘的母親把公牛拉進屋內并將其宰殺,這門婚事才算確定下來;否則,婚事就將告吹。
圖說:
薩布魯成年男子喜歡把頭發染成紅色,并編成許多細長的小辮子。這一過程往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
薩布魯女子能歌善舞,只要遇到開心的事,她們就會聚在一起歌舞嬉戲,使周圍的人也受到感染。
薩布魯人擁有高超的繪畫技術。在他們居住的山區,隨處可見年代久遠卻不褪色的各種巖畫。
薩布魯女性擅長制作色彩艷麗的手工藝品。她們制作的珠鏈手鐲行銷海外,是不少民族藝術愛好者的收藏對象。
薩布魯男子與女子的飾物有很大區別,男子一般只在脖子上圍著很窄的珠鏈項圈,而女子的項圈不僅式樣多,而且層層相套。
薩布魯男子在步入成年時,部落成員會為其舉行盛大的儀式。他會被要求帶上弓箭去射殺飛鳥,并用飛鳥的羽毛做頭飾,以此作為自己獲得新地位的象征。
薩布魯人大多生活在遠離城市的地區。他們通常用灌木“編織”墻壁,房頂上先鋪一層厚厚的草甸,再在上面糊一層用泥巴、牛糞和雜草攪拌而成的混合物。(來源:《環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