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Amy Wan是江蘇省昆山花橋希爾頓逸林酒店的經理。作為一名新加坡人,她最初的對于中國文化、經濟和商業環境的深入了解來自于新大《中國商業學習目標》這門課。作為這門課的一部分,Amy在2007年的時候到珠江三角洲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課業田野調查,參觀了當地的和國際的企業。Amy在2008年又一次來到上海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實習。她說:“田野調查讓我更充分的接觸到中國的社會。在學生時代有機會去了解中國為我后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迪枚曄校長說,新大每年有大約7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在新大的本科生中,有百分之十五都是國際學生。中國學生在新加坡大學的國際學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新大的主管本科生的副教務長房映芬博士表示,在新大,中國學生占了國際學生很大的比例。她還鼓勵更多的中國年輕人到新大學習。
“在過去,我們看到很多新大的學生會選擇去美國或者歐洲進行短期交流學習項目。而更多的學生選擇去中國旅行了解這個國家,而不是去那里學習或者工作。我希望這些協議會讓更多的新大學生有機會去中國學習。”房教授說。她還認為,一個旅行者只能很淺顯的了解一個國家,但是交流學生卻擁有更多的與當地學生交流的機會,會讓學生的眼界更為開闊從而變得更加國際化。
新大的金融學副教授許茵妮博士認為,新加坡作為一個成熟而體量不大的國家,可以為中國的一些省級政府提供很好的管理模式。而大學就是讓官員們接收管理培訓的最佳場所。目前,新大為四川政府官員提供了培訓機會。“新加坡不是一個大的國家。我們的管理模式也許很適合中國的省級政府。”許博士稱。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與太平洋研究所東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許利平認為,擴大中新高校間的合作是加強中新兩國合作的一個趨勢。“新加坡的高校希望通過加強合作來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他如是說。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羅望舒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