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前應先查驗聰明藥"
學術界人士認為,應當對“聰明藥”的危害、功效有更多了解并對藥物使用進行控制管理。
一名英國行為學專家近日呼吁,大學生在參加考試之前應該先接受檢查,看是否服用了所謂的“聰明藥”。
有評論說,如今一些英國大學生甚至通過服用利他林(Ritalin)和莫達非尼(Modafinil)等中樞興奮藥物來保證考試時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和有足夠的靈敏度。這種做法在大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英國劍橋大學的臨床神經心理學教授芭芭拉·薩哈基亞(Babara Sahakian)說,“有一部份學生表示,他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欺騙做法,而且,這種現狀為那些不愿意服藥的學生帶來壓力,讓他們覺得不得不這么做。校方應該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拿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解決辦法。”
提高靈敏度
人們普遍把學生服用的這些中樞興奮藥物叫做“聰明藥”。注意力不足過動癥(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和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即老年癡呆癥)患者通常服用此類藥物來刺激大腦中的乙酰膽堿。這樣做,大腦的靈敏度會有所提高。
有關這類藥物對于健康人士的長遠影響,醫學上尚無定論。然而,科學家相信,隨著神經學的發展趨勢,這些藥物最終會被社會接納,變得習以為常。
薩哈基亞教授表示,“如果這些藥物最終變得合法甚至不可或缺,那么就很難對學生提出要求,禁止學生在重大考試時服藥。校方必須針對這些具體問題進行討論。”
這類令人興奮的藥物在美國學生中非常受歡迎。
研究表明,六分之一的美國大學生都在服用這種“聰明藥”。
代表英國大學的教育機構Universities UK并未對該問題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