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營系列之二:安全第一適應第二
English UK定期帶中介機構到英國考察,圖為Young Learners English UK連聯合主席布魯斯介紹情況。
目前正值暑期,很多中國青少年來到英國,參加這里的夏令營活動。為什么英國受到如此青睞?中國孩子在英國能夠體驗到什么、學到什么?可能出現哪些問題?BBC英倫網記者子川采訪夏令營相關人物,帶來一系列報道。
夏令營系列的第一篇報道探討這個產業在中國市場高速發展的原因,這次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眾多家長關注的安全問題。
前部久,韓國韓亞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美國墜毀,幾名赴美參加夏令營活動的中國學生不幸遇難,使更多人注意到夏令營產業的安全問題。
英國薩里郡吉爾福德(Guildford)圣凱瑟琳學校(St. Catherine's School)中國市場經理陳陽從事這個行業多年。
陳陽告訴記者,韓亞空難事件之后,有個別該校原定接待的夏令營團在臨出發幾天的時候取消了行程,似乎并不在意料之外。
“中介和學校的損失不是很大,受影響最大的是已經安排好的寄宿家庭,我們只好對這些家庭承諾,會補充安排其它的團去住以彌補損失”,他說。
安全擔憂
剛剛結束在圣凱瑟琳學校為期兩周夏令營課程的廣州女孩心心成行之前,家長也有一定程度的擔心。
圣凱瑟琳學校中國市場經理陳陽告訴記者,韓亞空難之后立即有中國夏令營團取消行程。
心心的母親May在接受采訪時說:“韓亞航空的事件發生后,我們確實對出行的安全問題增加了更多的擔心,但一方面我和孩子的父親都認為不能因此就不支持孩子探索世界,而且畢竟英國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國家?!薄?/p>
心心參加這次夏令營期間住在學生宿舍,而很多有夏令營課程的英國機構向學生提供住在學校宿舍或者寄宿家庭這兩種選擇。
圣凱瑟琳學校中國市場經理陳陽介紹:“我們學校對寄宿家庭會有犯罪紀錄檢查,以核實他們適合接待未成年人;還有專人負責尋找寄宿家,并親自去了解新家庭的環境和各方面條件,以決定是否有資格接待學生”。
英國青少年英語協會(Young Learners English UK)是英國國家英語協會(English UK)的下屬機構,旨在改善并推廣針對青少年的英語教學項目。
該組織聯合主席邁克爾·布魯斯(Michael Bruce)在接受BBC英倫網專訪時表示,英國的英語培訓業非常多樣化,卻此前沒有一個專門的組織反映青少年學員的需求。
“7至17歲的青少年比成年學員要弱,隨著越來越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學生來英國參加夏令營,我們意識到必須有更多的監管、給學生更多福利,以確保孩子們來了之后感到舒服自在”,他說。
與此同時,近年來一系列虐待兒童的悲劇性案件發生之后,英國政府在保護兒童的立法上加大了力度。
嚴格檢查
Stafford House夏令營在Hartpury營地的體育項目
英國目前在對需要接觸兒童的工作者做嚴格的檢查—曾經名為CRB檢查(刑事紀錄檢查),現已更名為DBS,即揭露與阻擋服務(Disclosure and Barring Service)—任何接觸來青少年夏令營團的人士都必須接受相應的檢查。
英國劍橋教育集團旗下Stafford House夏令營項目中國區代表張英認為, 韓亞空難這樣的事情不是夏令營組織方和承接方能夠控制的。
“我們這邊是從營地的安全角度,還有學生外出游覽的安全角度來把這些做好”,她說。張英介紹:“我們所有的營地都有特別好的急救設備和防火措施,然后根據營地的封閉程度來決定我們可以接待的夏令營團的年齡段,比如能夠接待低齡兒童的營地是完全封閉的,學生不可能出去,校園里面沒有車,杜絕了很多安全隱患”。
該機構的學生宿舍對年齡稍大的學生設有不同的安全措施,而寄宿家庭這種營地則有自己的校車接送學生上下學。學生外出參加活動的時候的話,一般每15個學生配一個老師。
“帶隊老師加上自身團隊的老師能夠保證學生的交通安全,在景點參觀能全數出去全數回來等等,這些都是最基本要做到的”,張英強調。
保證安全之后,使學生更好地享受夏令營生活,是接待機構需要關注的重點。然而,有的中國學生到英國之后卻因為種種原因而不適應,也可能因為文化差異而與寄宿家庭發生摩擦。
心理落差
英國圣凱瑟琳學校的夏令營課堂
圣凱瑟琳學校中國市場經理陳陽告訴記者,中國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全家人圍著轉的中心,到了英國很自然地有一個落差。
“畢竟是住在別人家中,不可能像在自己家中那樣自由,寄宿家庭也不見得會像想像中那么熱情,所以中國孩子很容易感到受到冷落,甚至歧視;英國人更習慣與陌生人保持距離,雖然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寄宿家庭還是很熱情的,但是溝通是雙向的,如果中國學生在語言以及溝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話,可能不會感受到非常非常友好的氛圍”,他說。
BBC英倫網了解到,寄宿家庭在英國早已形成頗具規模的成熟產業。很多家庭不光在暑期接待夏令營團,平日里還待很多來自歐洲的學生團。
而由于一些歐洲政府對夏令營活動提供資助,來自這些國家的游學團規模比來自中國的夏令營團要大得多。自然地,英國寄宿家庭接待中國學生的歷史并不長,也就是最近幾年發展得比較快。
由于英國家庭傳統上接待歐洲學生比較多,英國人與歐洲大陸人之間的文化差異也相對較小,而與中國人之間的文化差異要大得多,出現一些問題并不在意料之外。
從陳陽接觸到的情況來看,最常出現的問題是在吃上的分歧—中國學生吃不慣三明治,幾乎每個團都反映這個問題。
英國人、歐洲人的午飯常常用三明治解決,而對中國學生來說,寄宿家庭為他們準備的午餐便當中的三明治吃個一次兩次覺得新鮮,吃多就會不習慣。“畢竟是冷餐,而中國人習慣午飯吃熱餐”,他說。
陳陽表示,這個問題很難解決:“我們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中午帶學生去中餐館吃飯、買一些水果等等,但是都不是長久之計;也曾經嘗試給寄宿家庭加價,但效果還是不理想,頂多在學生的飯盒中多加幾片三明治而已,因為根深蒂固的習慣非常難以改變”。
Stafford House夏令營在Hartpury營地的食堂
無奈之下,學校往往只能在出團之前跟孩子們解釋,明確告訴他們英國的食物不好吃,以降低他們的期望值。
文化差異
英國青少年英語協會聯合主席邁克爾·布魯斯則認為,中國孩子的適應能力與需要長途飛行來到英國參加夏令營的其它國家學生差別并不大。
布魯斯表示,一些學校宿舍的食堂根據中國學生的要求,提供米飯、面條等亞洲食物?!拔覀円蚕M乃藜彝ツ軌蛱峁┒嘣娘埵?,當然,有些英國家庭可能做得不那么好”,他說。
他覺得,一些問題的確上由文化差異引起的,例如,個別住在寄宿家庭的中國學生在凌晨的時候到浴室淋浴,而英國人通常上早上或者晚上早一些的時候淋浴,這種小小的文化差異卻可能引發問題。
布魯斯說:“我認為,在英國,不同國籍的人們之間都有文化差異,但是沒有問題是不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的,而且,一些學校會把中國學生安置在有接待中國或者亞洲學生經驗的寄宿家庭”。
“任何國籍的夏令營學生都可能與寄宿家庭產生不同程度的摩擦,從我看到的情況,出現問題的中國學生所占比例并不比其它國家的學生多多少”,他說。
陳陽供職的學校則會在夏令營結束后讓學生填寫對寄宿家庭的反饋表?!叭绻皇莻€別學生遇到問題,可能是孩子本身的問題;如果很多人都對某個家庭有意見的話,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家庭不適合接待學生,至少不適合接待中國學生”,他表示。
(責編:路西)
你曾參加過英國夏令營課程嗎?BBC英倫網歡迎學生、家長、業界人士利用以下表格發表看法,分享自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