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度聯合司法部門中調協、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發布“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為網民使用百度搜索推廣結果提供信息真實性、交易公平性的“雙重保障”,通過點擊百度搜索推廣而遭遇假冒、釣魚欺詐網站并受到損失的網民,將可獲得百度提供的最高5000元先行賠付保障金。
百度透露,自計劃啟動以來,百度已受理網民保障申請300多例。經百度調查判定,已有來自天津、甘肅、武漢等地的數名因欺詐網站遭騙的網民,通過“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獲得了60元-2000元不等的保障金。
同時,也有受騙網民反映自己申請保障未能成功,這又是什么情況呢?
山東網友 “未來從明天開始”就在投訴中就遇到了麻煩。上周,他通過百度搜索到一家經營蘋果手機的網站,以低于市場價的3500元購買了一臺iphone5手機,收貨后卻發現是iphone 5的山寨貨。由于該網友在交易中沒有保存交易憑證、支付頁面截圖,無法向百度提供完整的交易證據,申請保障金未能成功。
河北的李小姐這幾天也很郁悶,此前團購歡樂谷的門票,向團購網站付款成功后卻沒收到門票,隨后,該網站客服也聯系不上了。遭遇欺詐的她想向百度申請保障,但發現由于整個從搜索到交易的過程都不在登錄狀態下進行,未能形成訪問記錄,聯系百度了解后,李小姐只好放棄了投訴。
遭遇欺詐網站受損,網民如何更快速的通過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順利的完成申請、高效維權?
在申請保障過程中,有網民總結了以下四點注意事項:
一、登錄點擊留記錄網民應形成登錄賬號使用百度搜索的習慣,因為只有在登錄的前提下,網民點擊推廣鏈接的記錄才能被百度記錄,而這一記錄將成為網民維權的必要依據。
二、支付打款要截圖互聯網信息紛繁蕪雜,網絡交易更有風險,網民應時刻警惕。如通過網絡轉賬、打款時,要注意保存好銀行轉賬憑證、支付寶付款憑證等關鍵信息,以備受騙后申訴索賠使用。
三、手持證件核身份百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300多例申請案例中,無法判定受損網民身份而無法通過申請審核的主要原因。對此,百度提示,網民可向百度提供手持身份證照片來證明受損人身份。
四、受損描述要清晰受損網民在向百度申請保障金時,要盡可能將欺詐網站、受騙經過的信息填寫完整,以便百度更好判定受損情況,完成保障金支付。
延伸閱讀:百度網民保障計劃
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是百度與司法部門、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起的首個搜索引擎網民權益保障體系,目的是更好地保障網民的合法權益。該計劃的第一重保障是“信息真實性保障”。遭遇假冒品牌企業、假冒產品和服務資質或遭遇釣魚、欺詐類網站受到損失的網友可向百度申請權益保障,百度將第一時間復核網站推廣信息,確認證據后將給予網友最高5000元的先行賠付保障金。
第二重保障為網民提供“交易公平性保障”。對于資質齊全的網站,由于種種復雜的原因也可能會產生網民和推廣企業之間的消費者權益糾紛,百度將聯合司法部中調協、中國消費者協會等國內權威的糾紛處理機構協助網民進行民事維權,全面保障網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