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樣機“鎮住”蘋果公司
把蘋果手機往血壓計上一插,它們就變成了一個整體。按下手機軟件中的開啟鍵,演示者叢明手腕上的臂帶就開始自動充氣,短短幾秒后各項指標數據就已顯示在手機屏幕上,還能判斷現有健康情況和查看往期記錄。這一切讓與九安洽談合作的蘋果公司相關人員目瞪口呆。
在九安之前,沒有血壓計生產商敢把手機和儀器放在一起,這在行業內也算是“悖論”。“使用過血壓計的人都知道,無論哪個品牌、類型的血壓計,在說明書上都會寫著‘使用時請遠離手機’字樣。我們就是要把人家用一句話可以避開的問題加以解決。”項目研發負責人叢明坦言,“不解決手機電磁干擾血壓計測取數據準確度的問題,用手機讀取的數據將毫無意義。”僅這項技術的突破就用去了科研人員幾個月時間。
與其他跟蘋果合作的公司一樣,九安也不得不接受其近乎苛刻的要求。“理念雖好,但在蘋果公司設計師的眼中,軟件界面就是‘垃圾’。”研發人員李超坦言,樣機的界面風格還是 “電子儀表”。此后半年,研發隊伍對設備進行了四次大改,小的微調則不計其數。“開始時我們領會錯了意圖,只是不斷增加附加功能,但后來發現要強調的是用戶體驗。”叢明說,作為九安的科研人員,血壓計的準確度提升是主要技術標桿。但當他聽到用戶體驗一詞時才真正頓悟,科研創新不能單從銷售商角度出發。“當我們把歷時半年研究出的樣機放到蘋果公司相關人員面前時,不用語言,從他們的眼神中就能看出對產品的認同及渴望。”叢明說,“樣機就像公司的一個活廣告,直接‘鎮住’了蘋果公司的業務人員,因而我們拿到了業務授權書。”接著,九安的血壓計測量數據軟件被蘋果公司認可,可以放在APP市場供用戶下載使用。
發展移動互聯實現數字醫療
趙海珍用鉛筆在一摞文件上圈圈點點,還特意用鉛筆畫下了兩行做了重點記號。作為企業知識產權相關負責人,她正在對為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而新出臺的“新十條”詳細研究,希望企業在發展移動互聯,實現數字醫療方面能享受更多政策扶持。
iHealth產品的成功研發沒有辜負團隊一年來的辛苦。“產品就像是科研人員孩子,我們在國外的孩子終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叢明說。在產品研發成功后,公司于2011年1月正式在美國注冊了iHealth作為自主品牌。正是iHealth系列產品的科技創新,讓九安在國際市場站穩了腳跟。目前僅iHealth商標市值就達數百萬元,九安又一次嘗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
公司董事長劉毅介紹,九安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依靠儀器與移動互聯的融合,幫助客戶體驗數字和遠程醫療。公司在獲得iHealth系列產品的成功后,也將新技術成果用到蘋果以外的其他手機系統和九安基本產品中。安卓系統產品的開發正在最后的沖刺階段,不久后就將面向市場。此外,在iHealth產品研發過程中產生的新技術,也在不斷添加至九安售價僅幾十元的基礎產品上。“從1995年開始生產的基礎型電子血壓計,我們始終還在堅持生產,而且不斷創新,以實現更便捷和準確的測量體驗。”董事長劉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