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
年齡:49歲
祖籍:上海
職業:作家
語錄:“在美國當作家與國內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優越感。”
嚴歌苓的人生頗具傳奇色彩,精彩不輸于她筆下的小說。20世紀50年代末生于上海,父母離異,她和弟弟嚴歌平把童年留在了安徽;12歲當兵,成都習舞;20歲當過戰地記者,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目睹死神的頻繁降臨;年屆而立自學英語赴美留學,一邊攻讀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文學寫作系的研究生,一邊賺生活費。嚴歌苓說她在美國什么都干過,餐館服務員、保姆、售貨員和助教。在中國寫作常要專門去體驗生活,可當生存成為第一需要時,這種體驗就完全不一樣了。
1992年,嚴歌苓與美國外交官勞倫斯結婚。由于她來自社會主義國家,聯邦調查局曾幾次三番地對她傳訊,甚至要求她做測謊試驗。嚴歌苓說這是她在美國受到的最大的人格侮辱。
從20歲出版第一本書,嚴歌苓寫出了至少10部長篇小說,3部電影劇本和算不清的詩歌、散文等。小說《少女小漁》和《天浴》被改編成電影后均獲得了臺灣金馬獎。她的作品大都描寫的是中國移民到美國之后的心靈歷程和復雜體驗。作為移民,她對美國有著明顯的陌生感,和巨大的在認知、感受上的錯位感。作為弱勢者和女人,美國常常是淪落的境地;而作為人生的尋覓者,美國又是迷惘和失落的無根之地。評論說,她的作品“翻手為蒼凉,覆手為繁華”,嚴歌苓說,文學對她來說意味著宗教。如今,她又接手為陳凱歌寫《梅蘭芳》劇本,她說,她想寫出自己眼中的梅蘭芳,自己理解的男旦。
***胡佩方
年齡:76歲
祖籍:湖南
職業:作家
語錄:“我繼承了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勤奮負責,活得自尊自愛?!?/p>
胡佩方是波蘭境內唯一用當地語言寫作的著名華人作家,是波蘭作家協會成員,當地華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胡大姐”。從1949年隨丈夫移居波蘭,她所從事的工作始終沒有脫離過“中國”這個字眼。
回顧在波蘭的寫作生涯,胡佩方深有感觸地說:“作為一個沒有上過一天正規波蘭語課的人,我從事的文學工作,其艱辛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我繼承了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勤奮負責,活得自尊自愛?!?據一項調查,胡佩方在波蘭的讀者有幾百萬人。
胡佩方曾獨自翻譯或與人合譯一些中國名家的作品,如徐懷中的《我們播種愛情》、艾蕪的早期作品《南行記》等。她與波蘭同行合譯的《金瓶梅》在波蘭漢學界享有盛譽。上世紀80年代后,她開始撰寫中國文化方面的文章,包括影評、書評、報告文學等近200篇。2003年,凝聚著胡佩方幾十年心血的《中國文化國粹》出版,波蘭作協主席、著名作家瓦夫什凱維奇在書的扉頁上寫道:“伊琳娜(胡佩方的波蘭名)大半生都生活在波蘭,但歲月的流逝并未消磨她對故土的深情。 ”
(麥麥/環球周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