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據說2005年一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2%的居民準備在未來3個月買房,較上季度增0.8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增0.6個百分點。按照這種說法,在一年左右時間內,始終有20%以上的人要在三個月內買房,那么就是有80%的人準備在一年內買房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要么是調查方法有問題,要么就是大量準備在三月內買房的人,其實根本沒有買房。另看到一個調查說是90%的人認為房價仍要漲。想起韋小寶和侍衛殺了幾個太監后,有人大喊:“有刺客!”,又有人說:“殺了幾個太監!”大家忍不住就哈哈大笑。如康熙問這些人,100%會說是刺客殺的。總之對于這些調查不能輕信。
八、上海并非國際化大都市。美國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僅有紐約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在亞洲有些名氣,在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知道。上海曾與韓國的麗水爭辦2010年世博會,麗水既然申辦世博會,當然不是一個差勁的城市,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麗水這個城市?韓國大邱的地鐵不知何時建成,但1995年地鐵發生縱火事故,可見1995年之前就建成了。可是中國有多少人知道大邱這個地方呢?而上海地鐵95年4月才試運營。全球生活質量排名,上海僅名列102位,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說出前50名的城市?更不用說100名后的上海了。可見,那種說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所以房價應與東京等地看齊的說法不過是別有用心,愿者上鉤的謊言罷了。(詳見本人博客中的《上海根本不是什么國際化大都市》)。
九、房價下跌經濟沖擊太大,并不意味著就不能跌。其實,中國從建國以來,經濟經歷過不少的大風大浪,從三年自然災害到國有企業普遍虧損、亞洲金融危機,甚至是朝鮮戰爭,都沒有對國家造成根本性打擊。相反,中國的經濟越來越好。房價下跌只不過讓炒房客血本無歸,讓經濟發展適當地放慢腳步,對銀行影響也不會太大(買房人一般交了30%的首付,只要房價下跌不超過30%,銀行貸款基本可收回)。而且房價泡沫早破比晚破造成的影響小。
十、國際鐵礦石2005年漲價71.5%,2006年又漲19%,但鋼材未必漲價,房價更未必上漲。據中國房產協會會長楊慎測算,建筑材料成本僅占房價的20%,鋼材不是房屋的唯一建筑材料,這樣鋼材占房價的比例就更低了。磚混結構的房屋用鋼量每平方用鋼僅為10至30公斤。所以鋼材漲價對房價上漲影響甚微。同時,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好幾年了,這也使得企業盲目大量投資,僅2005年已經建成的鋼鐵項目的產能就將高達4.1億噸,而2004年中國生鐵產量僅2.5億噸,中期來看,鋼材價格會不漲反跌。鋼價漲不是房價漲的理由。
十一、中國經濟發展,收入提高,房價未必漲。不錯,中國這兩年收入提高較快,如上海,2003和2004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4867、16683,一年增長12%。可是房子不象一般的消費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積蓄來購買的。假如一個人年收入3萬,一套房價60萬,相當于20年收入。如收入與房價年均上漲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僅307.35萬的積蓄,可是房價已漲到854萬了。所以房價漲幅應大大低于收入增長。
十二、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不能決定房價必漲。其實,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鐵礦、鈾礦等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可是這些東西是不是就是一直上漲,從不下跌呢?在1999年時,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只有13美元一桶,最低時不到10美元一桶。而且當時市場分析還有可能下跌,因當時世界經濟低迷,又連續的暖冬,石油開采技術的提高又能增產。現在則是50美元左右一桶。1980年世界黃金平均價格612美元一盎司,2000年跌到279美元,當時英國央行因黃金存儲、保管、運輸都需要較大成本,又不象貨幣那樣能產生利息,大舉拋售黃金,受到最大黃金生產國南非的指責,意即英國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南非的痛苦之上。石油、黃金價格大跌的時候,難道是因為它們成了可再生資源?何況石油不僅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在40年左右的時間內會開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