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間外交或者民間輿論并非政府指導下的多數(shù)群眾團體進行的主體行為,而是沒有任何政府背景,也不具備任何官方或者半官方色彩的普通民眾作為。只有來自真正民間的聲音才會引起他們的共鳴甚至重視。<詳細>
|
隨著奧巴馬當選美國首位黑人總統(tǒng),少數(shù)族裔融入問題引起法國輿論關注。其中當然也包括法國華人的走向。據(jù)筆者觀察,起碼在目前階段,華人離真正融入法國社會還有相當長距離要走。<詳細>
奧巴馬以壓倒性優(yōu)勢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tǒng)后,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于凌晨第一時間發(fā)去賀信,熱烈祝賀他的朋友成功當選。薩科齊不用擔心對奧巴馬的吹捧在國內遭到惡評,因為法國民眾都像他一樣,幾乎一面倒地盼望奧巴馬上臺。<詳細>
比利時位于歐洲的十字路口,周邊強國幾乎都留下過各自的痕跡,以致它的文化想不多元也難。如今的比利時盛產啤酒和巧克力,除了撒尿小孩,其實還有兩位更著名的形象大使——丁丁和藍精靈。但就如同前者往往會被認為是法國動畫人物一樣,后者也被誤認為僅僅是好萊塢的產物。<詳細>
法國人上周經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愛國主義洗禮。起因是法國國歌《馬賽曲》在球場被噓。10月14日晚,在法蘭西體育場舉行的一場足球友誼賽中,在比賽開始前演唱《馬賽曲》時,場內揮舞紅色突尼斯國旗的大批觀眾噓聲一片,尖叫聲和口哨聲分外刺耳。<詳細>
歐洲在這場沖突中的角色。他們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既恨又怕,如果非要給這場沖突預測一個解決時間表的話,待到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將是一個不錯的觀察點。<詳細>
2008年無論如何都會令人難以忘懷。截至目前,年未過半,卻已經發(fā)生若干件與中國相關的大事。從年初南方雪災、山東火車出軌、巴黎火炬?zhèn)鬟f風波,到最近的四川大地震,每一樁消息似乎都流年不利。身在海外的中華兒女們,心靈一次次被激蕩。<詳細>
|
|
|
|
南開大學畢業(yè),曾在北京某機關任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俄羅斯和中亞問題。同年12月份辭職進入《新京報》,做過兩年多國際新聞編輯,2006年2月轉任時政記者,主要負責中國外交和臺灣新聞報道。2006年11月從報社辭職?,F(xiàn)在法國留學。 |
|
|
|
|
|
|
|
 |
在最后一個戰(zhàn)斗旅從伊拉克撤離后,美軍另外6000名戰(zhàn)斗部隊士兵于8月24日撤離。美軍于8月31日結束在伊拉克的戰(zhàn)斗任務。剩下不到5萬軍隊負責對伊部隊進行訓練、支持和配合伊方實施反恐任務,并計劃于2011年底之前撤出伊拉克。
<詳細> |
|
|
|
 |
剛剛結束投票不久的澳大利亞大選出現(xiàn)了戲劇性一幕:執(zhí)政黨工黨和以自由黨為首的反對黨聯(lián)盟都未能獲得組閣所必需的76個議席,且雙方席位幾乎旗鼓相當
<詳細> |
|
|
|
 |
美國近來在東亞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其實,劇情并不復雜,主題十分明顯?!白髡摺毙闹屑葢阎晳T性的“霸氣”,又信心不足,擔心“無可奈何花落去”。
<詳細> |
|
|
|
 |
據(jù)日本右翼大報《產經新聞》報道稱,美國和日本兩國將在今年11月,奧巴馬出席APEC峰會時發(fā)表新的《日美共同宣言》,在新的宣言中明確提及“共同認識到中國威脅”和“調整軍事合作”,引起廣泛關注。
<詳細> |
|
|
|
 |
近來,美國好像是一個“武步天下的拳擊手”和東亞安全的“保護神”,在東亞地區(qū)頻頻出手,耀武揚威。
<詳細> |
|
|
|
 |
哥、委關系的改善雖符合兩國利益,卻未必符合美國和軍方的意愿,兩國關系究竟會就此柳暗花明,還是將再陷山重水復,尚需拭目以待。
<詳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