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63年出生?,F任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日本學會理事,東亞和平與發展戰略論壇特約研究員。????1986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系。1989年于吉林大學獲碩士學位。1997年于外交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曾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兼任客座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日本外交、經濟外交、國際關系。主講課程:“世界近代史”、“馬列經典著作選讀”、“戰后日本史講座”、“經濟外交”、“日本外交”、“近現代國際關系史”、“戰后國際關系史”、“冷戰后國際關系”、“外交外事調研”。????學術代表著作:《經濟外交》,《日中和解共栄への道》(日文版,中文名《通向中日和解與共同繁榮之路》),《戰后日本外交》(合著),《大棋局--中日美關系風云五十年》(副主編)。代表論文:《日本"大陸政策"思想探源》、《日本“絕對主義王權”向君主立憲制的轉變》、《論愛新覺羅浩(嵯峨浩)的中國觀》、《鄧小平經濟外交思想初析》、《冷戰后的日本文化外交》、《未來十年日本對臺灣問題的影響》、《20世紀世界格局轉換與推動因素》、《儒家思想與國際關系》、《構筑中國的戰略后方》、《構筑東亞地區國際新秩序》、《中日關系的挑戰和機遇》、《靖國神社問題不容討價還價》、《漢城改名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根源》、《簡論中日經濟合作》、《外交調研中的人物調研》、《Flexing Its Muscles, Japanese contingency bills pave the way for a more military approach》、《中日關系究竟該往何處去》、《外交調研成果評估初探》、《用歷史真相奠定民意基礎》、《An Inequilateral Triangle》、《俄國決定修“泰納線”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