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后可能對臺出售F-35戰(zhàn)機
記者:一方面是五角大樓在未來幾年將得到巨額的裝備預算,美國軍火商興奮不已,另一方面,則是“中國軍事威脅論”的聲音越來越大,您怎么看待這些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
宋曉軍:美軍在未來10年的裝備發(fā)展,很可能是以吃“中國飯”來進行分肥的。
比如,在這段期間,世界排名第一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在更換第四代戰(zhàn)機F-35和F-22上拿到大量訂單。2007~2010年,美國防部將分別拿出416億美元和123億美元支持軍火公司發(fā)展這兩型第四代戰(zhàn)機。這相當于未來發(fā)展戰(zhàn)斗機支出的76%。
從最近媒體上的消息分析,這些飛機很可能還會出售給東亞的日本和中國的臺灣地區(qū)。實際上,早在2001年,該公司就在臺灣成立了臺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航太服務公司,而且,最近臺灣也正在積極活動,準備向該公司購買其制造的66架F-16C/DBlock52型戰(zhàn)機。
記者:從這個個案是不是可以看出美國最大的軍火公司在吃“臺灣飯”?
宋曉軍:這是毫無疑問的。自1996年因李登輝訪美造成臺海危機后,美國官方、智庫和媒體幾乎每次制造“中國軍事威脅論”時都會提到臺灣問題,而且指向越來越明顯,渲染越來越厲害。
這是因為冷戰(zhàn)結束、蘇聯(lián)解體以后,如果僅僅把俄羅斯作為“靶子”,美國軍火公司實在是難以說服國會了,所以他們只能尋找新的對手,瞄準中國,謀求對臺軍售。
記者:但最近美國政府似乎也在推遲批準向臺灣出售66架F-16C/DBlock52型戰(zhàn)機,這是為什么呢?
宋曉軍:對此,有媒體稱美國是為了“打壓”臺灣民進黨的“入聯(lián)公投”,而同時,也應不排除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有自己的考慮。目前,該公司2007~2012年的第四代戰(zhàn)機F-35已經完成訂貨,預計在2014年開始出口。洛馬的副總裁最近非常自信地說,F-35的銷售將最終超過F16戰(zhàn)機。因此,洛馬很可能是想在2014年后一步到位直接向臺灣出售F-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