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新東方將建設一所大學,建成后將專門招收貧困大學生,此外將籌款至少20億元建立基金會,以運營資本補貼學費。
俞敏洪表示,計劃投入3億元解決建設大學需要的土地問題,土地至少要500畝;5億元建設校園,至少要有4000名學生,每年每屆招收1000名學生。至于大學選址,北京昌平、懷柔、密云是首選之地。俞敏洪計劃花費1年到1年半時間完成用地程序,花3到4年時間完成校園建設,第四五年這所大學開始招生,專門招收貧困大學生。
“我期望這所大學的校園建筑風格是一種較輕松、傳統的中國建筑風格,就像原來北大校園的建筑風格。我要引入面試機制,還要發動我所有的朋友成立基金會,規模至少20億元,以運營資本補貼學費。”在俞敏洪看來,未來的大學甚至可以和新東方教育集團形成資源互補。“新東方教育集團光寒暑假的租教室費用,每年就有幾千萬。以后新東方的假期英語培訓,完全可以利用未來大學的教室。”
對于基金會,俞敏洪希望它至少能支持這所大學15年的發展。因為15年后才可能會有兩方面回報,一方面是富裕起來的學生父母的贊助,另一方面是學生功成名就后對母校的支持。而一個學生從畢業到成功,基本需要15年左右時間。“如果辦不成大學,我就連人帶錢回北大,繼續自己教書的夢想。”
“我一直很清楚,除了為新東方工作之外,我要用后半生,去實現已生根在我心中很久的一個理想:創建一所真正意義、非營利性的私立大學,讓貧困學生也能上得起大學。它能夠有一天,變成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俞敏洪說。
■相關新聞
俞敏洪建議通過民辦教育培訓農民工
俞敏洪今年的提案是《建議支持民辦教育開展農民工及再就業人群的職業培訓》。俞敏洪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大批農民將進城務工,加之城市本身存在再就業人群,這類群體的再培訓教育,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務。
俞敏洪建議,讓民辦教育機構幫助政府分擔社會再培訓任務,由政府委托民辦教育機構開展農民工和城市再就業人群培訓教育,政府監督,并按照人數給予一定經費支持。選拔程序由民辦教育協會把關,實施一段時間再評估,合格繼續承擔任務,不合格則取消資格。如此做法,既可促進城市再就業人群培訓,又促進民辦教育發展,使民辦教育機構享有與公辦機構同等地位。(記者段志敏)
來源:京華時報